我市各地迅速开展灾后复产
城区强台风“海马”过后,市区不少树木被风刮倒,垃圾污水积满路面,到处一片狼藉。10月22日,城区迅速开展灾后环境卫生大扫除,主要对通港路、海滨大道、通航路、城南路、金湖路等市区主干道进行整体清扫。 市委常委、城区委书记陈少荣参加活动。上午8时30分,来自部分市直机关单位、城区机关单位及街道办事处的1000余名干部职工和60余名青年志愿者准时来到市区罗马广场集合。参与者按照5个分组分散开来,开始认真地清扫道路。记者看到,在城南路、通港路、海滨大道等地,多棵树木东倒西歪,被刮断的树枝堆积在路边,路面散落着垃圾、沙石等,脏乱不堪。清扫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对各路段的垃圾进行清扫。“灾后清洁,人人有责。机关干部应该发挥带头作用,与市民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环境。”一位正在清扫路面的机关干部说。虽然部分积水路段散发着恶臭,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高涨的清扫热情。在他们的感染下,不少市民也积极加入清扫队伍中。10时左右,市区5条路段基本清理完毕,道路恢复了整洁。此次清扫行动受到市民的一致称赞。(记者 邓良琼 曹楠楠 通讯员 陈辚) 海丰10月21日中午,强台风“海马”正面袭击海丰,该县灾情十分严重,共损毁县镇绿化树木2.2万株,吹折的树木横陈各处主干道,致使县城交通堵塞。海丰县公用事业局和林业局干部职工刻不容缓,分成两路,对绿化树吹折严重的县城二环路、红城大道进行清障,确保道路畅通。此刻,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负责人紧急求援,称红宫红场花木损毁严重,尤其是五六株比较高大的景观树被吹倒了,而且200多株刚种植不久的小树苗也被连根拔起。海丰林业局负责人闻讯派出10多人的清障小组,急赴红场清理树木;县公用事业局人员则在红场外面清障。该纪念馆也动员了30多人投入到抗灾清障工作之中。从当日下午5时许开始,经过通宵奋战,终于在次日上午9时许结束清障行动,保证了当日出席彭湃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的上级领导和嘉宾参观红宫红场的活动如期进行。在这次抗灾清障中,海丰林业局出动100多人次,清理县城倒伏树木2000多株。县公用事业局出动2500人次、600车次,运载泥沙、杂物等垃圾300多吨。同时,抢修路灯设施300多杆、电缆800多米及大量吹落的广告牌、交通护栏等。(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陆河10月22日,陆河县委主要负责人与该县农林水系统负责人,深入到上护镇等地实地检查指导灾后复产工作,要求各地认真做好灾后的清理清查工作,积极帮助和鼓励受灾群众做好灾后复产各项工作。目前,该县各级已投入救灾资金800多万元。该县及时下发紧急通知,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及时做好抗灾复产工作。该县派出四个组分别负责组织镇村干部和挂驻县直单位开展清障工作,全力以赴修复公路、电力、通讯等设施。目前该县省道、县道、村道已全部恢复畅通;各地恢复通电,通讯恢复正常,因灾停产的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该县对各镇倒塌、受损房屋进行登记备案,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发放棉被、食物等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吃、住问题。同时,指导村民开展复产自救。各镇各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深入到各村指导、协助做好灾情详细统计和灾后复产工作。农业部门分赴各镇指导灾后复产工作,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补种改种,减少损失;同时成立“水稻保险理赔协调组”,协调协助保险公司做好受损农作物的理赔工作;畜牧部门指导养殖户修复养殖棚、恢复生产;水产部门对受灾较严重的池塘进行清理、消毒,加紧对受损养殖设施进行修复;林业部门对山林中因灾折断、倒伏的树木进行全面清理;卫生防疫部门对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防疫。目前,该县各地灾后复产工作有序开展,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秩序恢复正常。(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马文波) 侨区受强台风“海马”袭击,华侨管理区损失严重。台风过后,侨区迅速行动,全力推进灾后各项复产工作。10月22日上午,侨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深入挂钩村(社区)指导抗灾复产工作。该区还组织了环境卫生、防疫、应急民兵、志愿者等14支队伍,深入开展救灾复产各项工作。该区将群众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危房群众安置工作,对房屋受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群众,继续安置在安全场所或组织投亲靠友,杜绝因灾房屋受损引起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目前,该区继续安置救助53人。同时,组织各单位对道路交通、山塘、水库、涵闸等进行全面排查,全力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1日傍晚开始,该区组织建设、交通、供电、供水等单位全面清理路障,抢修损毁的供电供水设施。21日晚上,全区恢复供水,交通畅通;22日中午恢复供电。目前,该区正全面恢复环境卫生和区容区貌,切实清除灾痕。该区专业农科人员已深入各地指导群众进行农作物复产,并积极发动群众对损毁的果园、瓜菜园等进行合理有序自救。目前,已清理荔枝、红杨桃等果园1000亩、农田1500亩,农作物施肥800亩、喷药500亩。(记者 彭伟栋 通讯员 黄超生) 红海湾受强台风“海马”肆虐,红海湾开发区遭受严重损失。台风过后,该区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全力开展各项救灾复产工作,力争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21日中午台风登陆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佳,副市长李贤谋立即主持召开会议,部署该区灾后复产工作,要求各地各单位抓早抓好灾后复产工作。随后,该区压实责任,由在挂驻街道现场指挥防御工作的区领导班子成员指挥调配救灾复产工作,各街道和区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组织力量开展道路交通清理清障工作,抢修损坏的供电设施,加强电力线路和供水管道排查维护;加紧修复受损水利设施,排除险情;抢修、维护基础设施;加紧进行校舍维修;指导农户、渔民、养殖户做好抢修复产工作,全力恢复农业渔业生产;开展卫生消毒及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防止动物疫情流行;开展慰问受灾群众工作,发放棉被、方便面、矿泉水及帐篷等一批救灾储备物资,并发放临时救灾资金,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病能医。目前,该区各级各部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救灾复产工作。各公路已全线畅通;受损堤围防坡、小型水闸已全面排除险情;水电正常供应;转移人口已回家居住。(记者 林志鹏) 陆丰强台风“海马”过后,陆丰市迅速组织力量,积极开展救灾复产。10月22日上午,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邬郁敏等陆丰市党政领导深入各地检查指导救灾复产工作。同日,该市发出《关于迅速开展灾后复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开展救灾复产工作,迅速消灭灾痕,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该市财政累计调剂救灾资金1000万元,安置受灾困难群众,抢修基础设施。该市公用事业局组织抢险人员对市区主要街道进行清扫,并对城市照明、市政设施进行抢修,修复处理倒伏树木,保持街道的整洁和交通的畅通;该市供电部门调派4支抢险队伍分赴各地对各受损主线路、支线和低压台区配网进行检修;水利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各重点水利工程检修除险,同时开动电排排涝,让被浸工厂、田园尽快恢复生产;该市交通公路部门加强对被毁路面的维护,清除路面杂物、积水,扶正路旁树木、路标,清理路旁广告牌,确保及时恢复通车;农业部门派出20多名技术人员赶赴各地,指导农民抓紧落实灾后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及早恢复生长;卫生防疫部门在各地开展卫生健康指引,确保灾后不发生灾病疫情;民政部门抽调人员深入乡村调查灾情,开展慰问受灾群众活动;各乡镇组织群众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维修水浸危房,避免造成再次损失。目前,该市各地各部门抗灾复产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记者 李济超通讯员 陈镇东)来源:汕尾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