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的变与不变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7-1-8 16:53 编辑海丰县的变与不变
——古邑今昔(3) 陈治赠 2017年1月8日
中国有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就是不断拆分县域、变更辖下管理区的范围及其名称。这种习惯,政党政权甚至比家族政权更为利害。
是为推动地发展还是为强化对百姓的控制?是高瞻远瞩还缺乏治政的自信?不是拙文探讨的话题。拙文想说的是,在分崩离析过程中,有的古县已不存在,成为遙远的记忆。海丰县又有什么样的经历?
一、海丰县县域与人口的变化。
海丰于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置县。其辖地四至、县域面积很难考证。但人口约1万人左右,却是有参考依据【参考:汉武帝时“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班固的《汉书》“南海郡户19613,人口94253”。户均5人】。
在农耕社会,只要有山川土地,只要不发生内战,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随便变更基础政权单位及其管理制度,可能会引发社会动乱。因而,秦、汉、隋、唐,对县域及其辖地的管理制度,没有过大的动作。唐高祖武德5年(公元622年),曾划海丰县东部设置安陆县(今陆丰市和陆河县)。但仅仅是16年,到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复归海丰县,就是实例。
变更基础政权单位及其管理制度,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分而治之,強化对百姓的控制。
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海丰县划龙溪都11乡合置惠来县。海丰县县域:北达长乐(今五华),西属惠阳,东连惠来。东西长度380里,南北宽度308里【参考:明代嘉靖38年(公元1559年)《海丰县志.封城》】。
嘉靖4年统计,全县有3563户15850人【参考:2004年新编《海丰县志》(置县—1987年)】。
嘉靖31年统计(公元1552年),全县有6719户,16472人【参考:明代嘉靖38年(公元1559年)《海丰县志.户口》】。
清雍正9年(公元1731年),海丰县划石帆、吉康、坊廊分设陆丰县(含今陆丰市、陆河县)。海丰县辖地存兴贤(坊改称都)、石塘、金锡、杨安四都。县域纵横220里。东40里至白沙,东北50里至伯公凹,东南70里至大德港,皆接陆丰;西130里至黄竹涌,西北80里至赤赤石大安峒、西南90里至小漠旺官墟,南50里至汕尾海,北40里至栅仔山岭,皆抵归善(今惠阳) 【参考: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海丰县志(续志上卷).疆域》】。
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统计,全县约有40万人 【参考:2004年新编《海丰县志》(置县—1987年)】。
共和国成立后,海丰县县域:东与陆丰县毗邻,西北与惠东、紫金县接壤,北倚莲花山脉,南临南海。辖地面积2151平方公里 【参考:2004年新编《海丰县志.概述》(置县—1987年)】。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43万多人(不含外来流动人口,下同) 。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75.5万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75.8人。
1987年统计,全县总人口88.4万多人。
1988年1月,汕尾建市,海丰县划汕尾、东涌、田墘、捷胜、遮浪、红草、马宫7镇为汕尾市城区。海丰县县域:东与陆丰县毗邻,西北与惠东、紫金县接壤,北倚莲花山脉,南与红草交界。海丰县辖1库3乡3场14镇,辖地面积1771平方公里,人口59.1万多人【参考:2012年续编《海丰县志》(1988—2004)】。
2004年,海丰县人口78万人 【参考:2012年续编《海丰县志.概述》(1988—2004)】。
2016年,海丰县人口约为100多万人 【综合信息,以官方为准】。
上述数据反映一个客观事实:县域变窄,人口变多。
二、县辖管理区不断拆拼更名与管理制度。
秦代,县辖管理区设乡、里、亭。汉承秦制,延续乡、里、亭的管理制度。隋、唐注重郡以上的行政区名称的变换。到了宋代,对县辖地的管理就相对重视。从此形成习惯。
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海丰县辖地划分为:兴贤、石塘、金锡、杨安、吉康、石帆、坊廊、龙溪8个都。都下设乡。
宋神宗熙宁2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变法,县辖地实行保甲制。海丰县的墟埠、乡、里,以10户为一保,50户为一大保,10大保为一都保,都保简称为都。由乡、里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最富有者担任都保长。实际就是由乡、里、亭长戴上新帽子。保甲制规定:凡有两丁以上的住户,选一人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据此,海丰县辖地的行政管理:县—都— 大保(50多户)— 保 【参考:明代嘉靖38年(公元1559年)《海丰县志.诸役》】。
元代,海丰县辖地的行政管理承袭宋代。为防百姓造反,增加了刀具管制。海丰县有5户共用一把菜刀的传说。
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海丰县析龙溪都合置惠来县。海丰县划分为“一坊六都”。“一坊”:即县治所在地,称兴贤坊。“六都”:石塘、金锡、杨安、石帆、吉康、坊廊。都下设乡。仍实行保甲制。海丰县辖地的行政管理承袭宋代。
清雍正9年(公元1731年),海丰县析吉康、石帆、坊廊3都置陆丰县(含今陆丰市、陆河县)。海丰县仅存兴贤、石塘、金锡、杨安4都,都下设约。全县辖4都55约。约下管理若干乡里(村)。
海丰县辖地的行政管理:县—都—约—乡(村)。仍实行保甲制。
兴贤都设12约:吊贡、守望、旗岭、兴贤、横港、霞埔、渡头、田心、联峰、石塘、城关、赤山。
石塘都设16约:百牌、公平、罗輋、松林、九龙、高沙、上陇、可塘、罗山、山脚、西坑、青湖、下陇、平埚、嶂剑、后塘。
金锡都设18约:仁和、仁兴、大德、青坑、田墘、捷胜、陶瑭、东涌、湖田、十八乡、湖内、北山、竹围、杨古埔、径口、汕尾东、汕尾西、茅仔。
杨安都设9约:鹅埠、赤石、东港尾、石南、银溪、遵义、北镇、大安、小溪。
民国初期,县以下废都设区。海丰县划分为9个区。因历史上的约形成“社头”的习俗。故民初的管理制度为:县—区—社—乡(村)。
9个区的顺序:1区海城,2区公平,3区梅陇,4区赤石、5区汕尾,6区青坑,7区捷胜,8区青草,9区可塘。国民党执政,1930年全县改编为7个区。依次为:海城、公平、梅陇、青草、汕尾、青坑、捷胜。区的管理机构称区公所。管理格局仍为:县—区—社—乡(村)。1943年撤销大区,全县改编10个镇25个乡582个保。这时的“保”大都以自然村落为单位。
10个镇:城厦、公平、梅珑、汕尾、东田、青草、溪望、马鬃、捷胜、田墘。
25个乡:鹿境、公北、南塗、三墩、十三乡、陶霞、公南、杨青、鲘门、十八乡、优锋、可塶、大化、中山、东品、关山、田心、罗山、鹅埠、流安、台汀、沙港、石塘、赤石、遮东。
镇、乡平级。管理机构名称均称政府。管理格局为:县—镇、乡—社—保—乡(村)。【上述资料参考:2004年新编《海丰县志》】
共和国成立后,海丰县辖下管理区的范围及名称变更为频繁。令人眼花缭乱。撰写者费神,浏览者伤神。谨先将县辖管理制度简略如下,再举范例【资料参考:2004、2012年2部新编《海丰县志》】。
土改(1952年)至1957年管理制度:县—区—乡—村。县、区、乡均设人民政府,其区别为县府、区府、乡府。“县区制”6年。
1958年至1984年管理制度:县 — 公社(水库、场)—大队(居委)—生产队。“县社制” 25年。
1984年至1987年管理制度:县— 区(水库、场)—管区(居委)— 生产队。区称区公所,名曰县政府派出机构。“县区制”4年。
1987年至现管理制度:县 — 镇(水库、场)— 村委会(居委、社区)— 村民小组。县、镇设人民政府。村委会(居委、社区)法定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因惯性,仍扮演一级政权的角色。“县镇制”至今30年(1988—2017年)。
例1:1953年海丰县辖12区1镇。依次为:城关、公平、龙山、渡头、梅陇、鲘门、可塘、赤坑、红草、田墘、捷胜、东涌。汕尾镇。
例2:1958年9月撤区,全县建立14个人民公社:海城、公平、梅陇、鲘门、可塘、赤坑、陶河、联安、红草、田墘、捷胜、东涌、汕尾、高潭。1959增设圆墩、马宫、遮浪3个公社。1960年圆墩公社改称林场,增设鹅埠、赤石2个公社。至此,海丰县全境有19个公社(场),248个大队(高潭公社大队未计,下同)。
例3:1961年,海丰县划海城、汕尾、高潭3个大区,设1镇30个公社,481个大队。例2所列19个公社不变,增设赤山、附城、联河、三新、渔业、黄羌、平东、香洲、芳荣、宝溪、大河、守望公社,汕尾复称为镇。
例4:1966年,海丰县划分为2个镇、21个公社、1库、4场:2个镇:海城、汕尾。
21个公社:海城(现附城)、公平、黄羌、梅陇、鲘门、鹅埠、赤石、可塘、赤坑、陶河、联安、红草、香洲、田墘、捷胜、东涌、马宫、遮浪、小漠、莲花、大湖。
1库:公平水库
4场:圆墩、西坑、黄羌林场、梅陇农场。
例5: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区。称区公所,名曰县政府派出机构。大队改称为管区,大概是区公所的派出机构。
例6:1987年,海丰县划为1库3乡4场21镇:
1库、4场,与例4同。
3乡:附城、城东、莲花。
21镇:海城、公平、黄羌、平东、梅陇、鲘门、鹅埠、赤石、小漠、可塘、赤坑、大湖、陶河、联安、汕尾、红草、田墘、捷胜、东涌、马宫、遮浪。
例7:1988年1月,汕尾建市。海丰县划汕尾、东涌、田墘、捷胜、遮浪、红草、马宫7镇为汕尾市城区。海丰现辖1库4场14镇。
1994年11月,因申请撤县设市,报请省府批准,撤附城、城东并入海城镇。后因撤县设市搁置,恢复附城、城东2镇建制也未获准,故附城、城东2镇仍未列入省行政区设置,目前仍属“黒户”。
海丰县自汉武帝始一路走来,经过了汉、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9代政权(武装割据除外),历时2127年,县域及其辖地管理制度变化不断,唯县称和应运生成的自然村落名称不变。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县域、县名及其辖地管理制度的变更,都是高层决策,古今往来如是。文明古邑的未来又有什么变化,目前还是未知数。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缘来缘去的微博 海丰不错{:5_142:} 老先生真不愧是一代著名学者。重视家乡的历史发展,为家乡的人文、地理的研究添砖加瓦,研究深入、详细。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不能企及的。看了老先生的研究结果写成的文章,又增加了我们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作为一个海丰县的子民,我们无力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家乡,但万幸的是有老先生这样的一批人在不断的研究,不会让海丰的历史被埋没和忘记。 感谢陈老师的科普{:4_102:}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7-1-8 18:18
老先生真不愧是一代著名学者。重视家乡的历史发展,为家乡的人文、地理的研究添砖加瓦,研究深入、详细。是 ...
“看了老先生的研究结果写成的文章,又增加了我们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作为一个海丰县的子民, 我们无力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家乡。” 看了你这个回贴,然后回顾有些网友在网上说你不是汕尾人, 海丰十八乡片人,但你又不敢承认,而且在你的出生地故意填写汕尾城区人。这样不知道你是什么用意? 海丰县几千年历史,不相信会被汕尾市这个没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的名称所替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汕尾火车站西南侧项目:碧桂园时代城 售楼部样板房开放在即,销售咨询热线:朱良峰139-2931-3129 1350927840 发表于 2017-1-8 19:37
“看了老先生的研究结果写成的文章,又增加了我们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作为一个海丰县的子民, ...
我看你是对汕尾的历史完全不了解。汕尾这个地方是从海丰县分离出去的,你知道吗?我是汕尾城区的人不错,这个有没什么必要承认和不承认?汕尾城区是从海丰县分离出来当城区的,在还没分离的时候,我出生的那块地方就是海丰县管辖的。我觉得就算现在是汕尾城区的户籍,以前是海丰县的,现在说自己是海丰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在海陆丰地区以外的地区的时候,你说你是汕尾人,鬼才知道你是哪里的,你说是海丰的,就有人知道你是哪里人,至少会有个“哦”字的回答。再说,我现在承认是海丰的人是不是因为我是汕尾城区的人就要自大地和目不识丁的认为汕尾城区现在是跟海丰县平起平坐的了就要高海丰一顶?我看到你这样回复我的信息觉得你不应该不懂历史,而是太过自大了。不是汕尾城区现在不是海丰的地方就以为很了不起,汕尾市的经济还是海丰县带动的,我们以前还没分割出来成为城区的时候,别忘了我们的身份证上一定是写海丰县的。 1350927840 发表于 2017-1-8 19:37
“看了老先生的研究结果写成的文章,又增加了我们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作为一个海丰县的子民, ...
1.网友们说我不是汕尾人,是说我不是狭义上的“汕尾”的人,所谓狭义的“汕尾”是现在的汕尾市区范围内。他们说的不错,我不是现在汕尾市区范围内出生的,身份证上的地址也不是在这样的汕尾范围内的,所以我不是汕尾人,但这个“汕尾”我再次重申一下,是狭义的“汕尾”概念。别再误会了。
2.关于有人猜测我是“海丰十八乡片”的人,其实从“十八乡片”这几个字来看,就是大错特错的。海丰没所谓“十八乡片”,但有一种说法是“十三乡片”,这是指红草镇的三和往海城方向一片乡村。这种叫法是带有严重的地域歧视色彩的,已经很多年没人说了,但现在竟然有人还说出来,这就不应该了。
3.我不敢承认是所谓的“十八乡片的人”?我本来就不是哪里的人,我干嘛要承认?说我是哪里的人有什么证据呢?在网络上你会公布你的家乡、现住地、姓名、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吗?我想你也不敢,既然大家都不敢,猜测的东西又有几分是真的呢?更何况猜测我是“十八乡片”的人本来就例题千万里,我看了后当时是笑不合口的。
4.我的出生地故意写汕尾城区人?我有必要故意或不故意吗?我本来就是汕尾城区出生的,也就是从海丰县分割出来建立汕尾市城区的这片土地中的一个小地方出生的。这样的现象我的出生地不能写“汕尾城区”?在这里我要怀疑你到底有没区分清楚“汕尾市城区”和“汕尾市区”以及现在作为市区范围的“汕尾”的概念是什么。如果还不清楚,建议你找陈老先生多拿点资料好好读读。所以说我“故意”写出生地是“汕尾市城区”的话,就太过分了,我故意个球呀?
5.不知道我是什么用意?告诉你,用意如下:A.我们是汕尾市城区的人,但汕尾市城区是从海丰县分割出来建区的,在没建区之前,汕尾仅仅是海丰县的一个小地方,现在成为汕尾市城区,跟海丰县平起平坐,难道就可以觉得高人一等?B.汕尾市的经济是以海丰县为龙头的,至少现在还如此,海丰县是汕尾市能拿出去跟人谈话的一个名称,当你或我在外面跟人交流的时候,问起我们是哪里人的时候,我们说是“汕尾人”,人家还以为是汕头人呢。当我们说是“海丰人”或者“海陆丰”的话,人家都知道我们是哪里人。说这两个名称根本不会出卖我们的什么什么,因为我们这个地区就是叫“海陆丰”,汕尾市城区就是从海丰分离出来的,难道分离了后就可以看不起海丰?其实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才导致地区之间有隔阂以及自以为是和自大心理的出现。
所以不用思考我所说的是什么,也不用问我什么用意,一切都有历史根据可以追思。好好了解一下我们的历史吧,对你对我都好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7-1-8 18:18
老先生真不愧是一代著名学者。重视家乡的历史发展,为家乡的人文、地理的研究添砖加瓦,研究深入、详细。是 ...
{:handshake:} 施林 发表于 2017-1-8 19:32
感谢陈老师的科普
{:handshake:} 凌枝 发表于 2017-1-8 20:23
海丰县几千年历史,不相信会被汕尾市这个没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的名称所替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 ...
{:handshake:} 以史为镜。
感谢各位网友关注! 一篇历史与现实的力作 耐读 发人深省 说历史是为现实服务对 道逍遥 发表于 2017-1-9 08:34
说历史是为现实服务对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