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肠粿 发表于 2017-4-2 11:26:35

人去楼空的村庄有多少?


▲大门紧闭的房子在等待它的主人归来,但或许这只是个奢想。

▲岁月在它的身上留在历史的印记,但昔日的主人早已举家搬迁。

▲能想象到它被废弃之前的样子吗?


▲门口的晾衣杆曾经挂满了一家大小的衣服,而如今连小鸟都不再停留上面。


▲斑驳的墙壁记录着它的主人曾经是如何一块砖一块瓦的把它建造起来。

今年回去家乡梅陇祭祖,心里多了很多感触,虽然从爷爷那一代开始就已经搬来城区这边居住,但我对家乡还是有种特别的情结,每年回去祭祖都会有种很熟悉的感觉,虽然我不曾在这里出生长大。
记得小时候回去祭祖是我当时最向往的,甚至比过年还开心,回到家乡看到清澈的小溪、辛勤劳作的农民与水牛、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田野......景色依旧,但唯一在改变的是渐渐稀少的人烟以及越来越多的空房子。因为整个村都是我们一个姓的,所以算起来或多或少基本都有点亲戚关系,也之所以因为这样,村里很多人我们都基本认识的,一回去他们总是用最淳朴的热情招待我们。但是我发现这些亲戚也在日渐减少,有举家搬出去县城居住的,也有因为年老去世的,曾经热闹的小村庄早已人去楼空,或大门紧锁或日久失修坍塌。人们离去的原因其实跟国家很多其他农村差不多,主要还是因为落后,人们为了生计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纷纷选择远离家乡,父母对孩子讲得最多的是“好好学习,否则就只能去耕田”,就连村里的农田也基本上都出租给别人耕种,曾经唯一的一间学校也因此关闭了。于是,许多人选择离开土地,离开那些毫无定数的祈愿,到另一片天空下追寻建立自己认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做主的生活方式。
透过一张张或兴奋、或茫然、或沧桑的脸孔,我们能解读离乡的无奈,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一个个无情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为什么“耕田”竟成为一个惩罚人的职业或威胁性的话语?为什么农民的后代竟把离开农村作为自己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透过这次的“创文”,笔者希望政府不要忽略了这些小村庄,因为我们都是从这些村庄走出来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由村庄建立起来的,建设了城市却抛弃了村庄这种想法更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

发粪涂墙 发表于 2017-4-2 16:13:33

这些房子看上去都好多年历史了

士多啤梨苹果橙 发表于 2017-4-2 16:13:57

发粪涂墙 发表于 2017-4-2 16:13
这些房子看上去都好多年历史了

肯定啦,上面还写着毛主席万岁呢

清卿亦倾 发表于 2017-4-2 16:14:09

都是老古董了

金三胖 发表于 2017-4-2 16:14:42

想起我的家乡也是这样

加勒比海带 发表于 2017-4-2 16:15:06

谁又想背井离乡呢

OUT慢 发表于 2017-4-2 16:15:14

都是无奈

笑忘歌 发表于 2017-4-2 16:15:43

有的农村连个学校都没有,为了孩子肯定搬啦

慢慢来比较快 发表于 2017-4-2 16:16:11

可怜了那些在深汕里的农村,想走出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四大皆空 发表于 2017-4-2 16:16:59

慢慢来比较快 发表于 2017-4-2 16:16
可怜了那些在深汕里的农村,想走出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是啊,汕尾的一走出就是县城,但那些深汕里出一趟村都不知要几个钟的事

四大皆空 发表于 2017-4-2 16:17:18

谁不想求发展呢

白色风车 发表于 2017-4-2 16:17:38

现在耕田都用机器了,哪用得着人呢

土六八 发表于 2017-4-2 16:18:24

农田荒废了,房子倒塌了,这就是现代农村的真实写照

妈祖保庇 发表于 2017-4-2 16:19:15

汕尾连个城区都像农村一样,哪有时间去关注这些农村呢

地豆 发表于 2017-4-2 16:19:46

基本都出门去了,因为汕尾本身也是个大农村

炒米班 发表于 2017-4-2 16:20:03

发展到农村去?不知猴年马月了

无正无经 发表于 2017-4-2 16:23:15

老人渐渐去世了,年轻人谁会愿意待在农村呢

止战之殇 发表于 2017-4-2 16:24:51

发展农村只是一句口号,真正发财致富的农村全国算一下都没几个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人去楼空的村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