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后代在黄羌老区为陈娘仁烈士故居奠基
2017年4月20日上午八时,天空突然下起暴雨,以陈赓上将之子陈知庶少将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代八一征程寻访团的车队从海丰县城缓缓驶入黄羌朝面山下的鹤仔巢村,准备参加陈娘仁烈士故居奠基仪式。
陈娘仁烈士生于1905年,海丰黄羌鹤仔巢村人,中共党员。1923年追随彭湃从事农民运动工作。1927年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在彭湃等革命先辈的领导下,海陆丰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当年10月底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解放了海丰县城。11月18日至21日,海丰举行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县苏维埃政府。从而成功地创建了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的海陆丰县苏维埃政权,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12月1日,在红场召开了五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1928年1月2日,董朗、党代表颜昌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叶镛、袁国平、徐向前等同志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在红场上胜利会师。陈娘仁作为苏维埃政府秘书,协助彭湃同志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28年2月,在敌人反攻海丰县城时,陈娘仁等政府工作人员主动撤至黄羌根据地,他受彭湃委托负责红二师和红四师的给养筹集工作。1929年4月,陈娘仁和杨浩在一次为仍隐蔽在朝面山的红军战士送粮食时,在朝面山下的牛屎坡遭到数十名敌军的伏击,杨浩冲出了包围圈幸免于难。陈娘仁因埋藏党的机密文件,错失突围时机而被捕。凶残的敌人多次对陈娘仁严刑拷打,并绑在烈日下示众。陈娘仁宁死不屈,坚决保守党的秘密。当年9月,无计可施的敌人恼羞成怒,将陈娘仁同志枪杀于海丰坡头园。在土地革命时期,鹤仔巢这个仅有几十戶人的自然村,为革命牺牲的就有7人,包括陈娘仁在内的许多房屋被烧毁。在海丰县苏维埃政权成立九十周年之际,陈娘仁烈士的后代及全村村民决定自筹资金重建陈娘仁烈士故居,以教育后人发扬革命精神,永远紧跟共产党,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
车队一到,天空突然放晴。陈知庶少将一行怀着感恩之心,庄重地在签到薄上签名,然后相继拿起铁锹为陈娘仁烈士故居培土奠基。这时礼炮轰鸣,掌声雷动,烈士的亲属激动得热泪盈眶,寻访团的全体成员一一与烈士家属握手并合影留念。
革命的后代没有忘记老区人民对其先辈革命事业的支持,企盼老区能发扬老区人民的革命传统,建设和谐文明的美好家园。
{:4_120:}{:4_120:}{:4_120:}{:4_120:} {:4_1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