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汕尾城市发展,看富人区的变迁
本帖最后由 汕尾商务 于 2017-9-15 12:00 编辑一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一半来源于历史积淀,一半来源于不断付出的城市开拓者。人居,是城市变迁最好的见证。从片瓦遮头到高屋大厦,从贴近自然到繁华迤逦,居住空间不断扩大,生活配套愈发完善......城市29年巨变,便是一部浓缩的人居进化史,而人居需求的提升和居住环境的更迭则是这段变革之路上发生的最典型的变化。
住宅变迁,见证人居蝶变
建市前后,汕尾处于自建房时代,楼房不高,一般2-3层,居住片区集中于汕尾港、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通航路一带。到了九十年代,一栋栋六层高的单位宿舍楼拔地而起,分布于汕尾大道东西两侧附近,商品楼时代开启。如市政府宿舍楼,园林小区等,人们住进了单位的福利房,工作近了,生活却远了。随着城市功能日渐完善,迎来高层电梯商品楼时代,高密度洋房满足了人们对繁华生活的向往,如龙富广场、鸿景园、名门御庭、湖景花园、龙富怡景等。那些年代,城市的富人往往居住在这片老城区瞰海景观带,汕尾进入老城区豪宅1.0时代。
砥砺前行,产品升级跨越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厌倦了繁华闹市,总有人渴望自然,便出现了注重园林造景的花园洋房和远离市区喧嚣的远郊别墅。19年人居变迁,需求不断提升,住宅也随着经历了革新,面对自然与繁华的双重考量,“城市别墅”应运而生。以汕尾碧桂园、银湖湾为代表,依托汕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发展规划,城市向东扩容、海景资源和交通优势、初步完善的社区规划、老城区配套,建设高层花园洋房和别墅,充分考量墅居生活的新诉求,再次推动人居的发展和变革,象征汕尾豪宅2.0时代的诞生。
划界之作,湾区时代已来
29年人居变迁,见证着时代的进步,十年沉淀,也激励着碧桂园完成自我跨越。如今,伴随高铁汕尾站开通,中央商务区崛起,两会湾区新利好落实,观澜广场、站前路、体育中心等市政配套的完善,人们不再满足于住宅内部功能的完善,开始期待周边配套的醇熟和生活的便捷,这种需求的出现,使碧桂园在住宅品质、交楼标准、社区规划等方面全面超越提升,从最初的智能人居跨越到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居需求更为紧密的中央商务区时代湾畔豪宅。碧桂园·天誉,星河湾等高级社区的出现,意味着汕尾豪宅3.0时代的到来。
29年岁月更迭,人们不断刷新着人居的定义:它不仅仅是一处住所,更是种怡心怡情的生活氛围,在见证人居发展的过程中,碧桂园始终坚守着一份责任与担当,湾居时代全面到来,碧桂园匠心打造“中央商务区时代湾畔豪宅”礼献新时代人居,为29年人居变迁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干群共同努力的成就成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取发达。 叶晓东 发表于 2017-9-15 15:59
干群共同努力的成就成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取发达。
{:4_120:} 醉美汕尾 {:4_102:} 汕尾越来越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