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市场门口的占道现象 该当何罪
——家乡文明建设的探讨(2) 陈治赠 2017年10月14日
海丰县城东镇狮山市场门口的占道现象,是古邑“创文”中整治的重中之重。历经二年多的反复冲刺攻坚,占道现象依然如故。是继续扫荡还是宽容收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必须明了占道现状,清楚占道原因,理顺是非概念,地方才能走出进退两难的困局。
一、占道的2处位置。
狮山市场是座铁架建筑。市场內约千余个档位,经营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以各类日杂、百货。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是海丰县城目前屈指可数的大型农贸市场。平时约上午10时前后开市营业。市场门口占道的时间主要集中于下午4至6时左右。
占道的位置集中于2处。一是市场门口及紧邻的二环路小车位,成为狮山市场的停车场,停放公民投市的交通工具。年节集市高峰期,停放的摩托车、自行车和小汽车难以计数,还要多占1条车道,车龙首尾数百米。二是市场门口两边的人行道靠二环路一则,被小商贩占用摆地摊,摆卖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五花八门,形成市外有市的场面。
二、形成占道的3个原因。
1、狮山市场没有停放摩托车、自行车和小汽车的专用场地。2、在寸土寸金的社会,狮山市场的建设者,一开始就有了蚕食公共资源,贪占社会便宜,将人行道和公路边作为停车场的如意算盘。3、前几届政府偏重民生需求,对占道状态网开一面。形成今天的占道现象。
三、应理顺的是是非非。
1、市场门口占道停车是“刁民固执”,还是势所必然?
纵观整个海陆丰,几乎没有一个农贸集市设置专用停车场。这是市政设计的通病,折射城建规划的短视。公民投市的交通工具,只能随遇临时停放在市场门口或商铺门前的“空地”。狮山市场门口及相邻的二环路小车位成为临时停车场的状况屡整不治,责任在官不在民。停车场不解决,占道停车现象就难以遏止。
2、狮山市场“市外有市”,是香花还是毒草?
狮山市场因其货物丰富,吸引成千上万的顾客。其兴旺的人气,为摆地摊的小商贩提供了养家糊口的极佳机遇。地摊小卖的融入,吸引更多的人流,锦上添花,推动了狮山市场的旺盛。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的比较,促进了公平竞争。方便和有利市民的选择。狮山市场及其沿街车水马龙的灼热气氛,见证政通人和,合境升平,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狮山市场“市外有市”,堪称古邑一幅靓丽的风景画。
小商贩占用人行道的边缘摆摊不用租金,对于租挡口、开铺经营的商户来说,似乎不公平。但小商贩摆摊,小本小利,他们中多数是无力开铺坐市。同在一片蓝天下正当谋生,共享太平,小商贩却是终日肩挑手提,经受风吹日晒兩淋,还要时时“走鬼”,上演生死时速,说明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小商贩占道摆摊,对行人信步有影响。但狮山市场集市期间的滾滾人流,基本上都是来去匆匆的顾客。过路人为什么就不能多一点宽容,放慢脚步或绕道而行,善待摆摊的弱势群体和为三攴操劳的家庭。
3、继续扫荡占道现象,是固本强基还是伤官损民?
狮山市场门口的占道现象,历经二年多的反复冲刺攻坚依然如故。没有划定车辆停放区和小商贩摆摊地段,是占道现象屡禁不止的主因。有人将狮山市场门口的占道现象称之为“违法”违规,仿佛罪大恶极。二年多来,官方高举法治的利剑,对狮山市场门口的占道现象围追堵截,成千上万个家庭惶惶不可终日。社会翹首以盼,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仍无法落实便民措施,难以依法守规来规范集市管理。某种想当然的法治高调,无异在催迫地方政府抱着巨石跳火坑。
狮山市场车辆停放区和小商贩摆摊地段没有划定,继续兴师动众扫荡占道现象,势必带来民怨沸腾,对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狮山市场门口的占道现象的改观,有待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目前宜维持现状,加強管理,使之有序。
下列图片有具体时间标明,仅作占道现状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