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抗倭 发表于 2017-11-4 08:57:54

汕尾教育的出路:必须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绝对的目标,而是一个追求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行进的动态过程。十年前所讲的现代化和今天所讲的现代化是不一样的。
   教育现代化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的现代化,至于说教学设施达到什么标准、校园环境达到什么层次、课程开发达到什么程度,只是相对的指标。比如,长期以来,严重影响汕尾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弊端是,我们选择了一种简单化的评价方式,那就是分数。早年间,这种评价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依然不改革这种评价方式,教育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应试教育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考试,而在于为了应付考试而变形的教育过程,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教育现代化是为了全面地发展人,而以单纯的评价方式去评价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完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有了现代化的、科学的评价方式,选拔才能够更加准确,才能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教育平台上去培养。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改革评价制度的决心,但是这个步伐还需要迈得再大一点。
    教育现代化是体制和制度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能否落实,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体制和制度。
    如果教育体制和制度存在缺陷,那么现代化手段可能让我们在应试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极端。整个教育体制和制度如果跟不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可能只是坐而论道,只是一个听起来很美,但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教育制度层面的东西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教育需要一次有朝气、有魄力的改革。

叶晓东 发表于 2017-11-4 11:09:05

科教兴国。{:5_142:}

罗邪 发表于 2017-11-4 16:24:53

科教兴国{:5_142:}

漫天晚霞 发表于 2017-11-4 16:25:49

教育需要一次有朝气、有魄力的改革。{:5_142:}

虫儿飞,冷风吹 发表于 2017-11-4 16:25:57

{:5_142:}

转角小心车 发表于 2017-11-4 16:26:46

{:5_142:}

那一年那些年 发表于 2017-11-4 16:27:10

说的对

我爱罗 发表于 2017-11-4 17:11:25

教育兴市!首先应该多建中专和大专,至少做到海丰县城和汕尾市城区各自5所中专,一所大专,陆河陆丰各自2所中专,2所大专,深汕区8所中专,5所大专!不要好高骛远总是想着建高中和大学!

我爱罗 发表于 2017-11-4 17:11:36

教育兴市!首先应该多建中专和大专,至少做到海丰县城和汕尾市城区各自5所中专,一所大专,陆河陆丰各自2所中专,2所大专,深汕区8所中专,5所大专!不要好高骛远总是想着建高中和大学!

血色河山 发表于 2017-11-5 13:43:50

长期以来,严重影响汕尾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弊端是,我们选择了一种简单化的评价方式,那就是分数。

血色河山 发表于 2017-11-5 13:44:08

教育制度层面的东西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教育需要一次有朝气、有魄力的改革。

叶晓东 发表于 2017-11-6 08:12:13

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兴家。{:5_142:}

我爱罗 发表于 2017-11-6 09:05:03

血色河山 发表于 2017-11-5 13:44
教育制度层面的东西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教育需要一次有朝气、有魄力的改革。

普职融通

春笋 发表于 2017-11-6 10:25:12

如果教育体制和制度存在缺陷,那么现代化手段可能让我们在应试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极端。

我爱罗 发表于 2017-11-8 18:44:47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动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意见(试行)》,将推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构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开放衔接的教育“立交桥”,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多元成才。

  探索普职融通育人模式

  推进普职融通是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旨在打破普职教育壁垒,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学分互认、学籍互转”为重点,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衔接、互相贯通、多元立交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多元成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学习借鉴国内外综合高中办学理念和经验,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探索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融通学术性课程与技术技能课程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培养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达到一定专业技能标准的综合性、实用型人才。

  多措并举推进普职教育融通

  推动普职教育资源共享。鼓励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之间共享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训场所、图书馆、艺术馆、运动场所等。

  鼓励普职学校课程共建。鼓励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相互依托,开设技术类、职业技能类、综合实践类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生活技能和文化修养。

  倡导普职学校教师互动。鼓励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教师建立交流制度,实行跨校走教,开展联合教研。

  试点开设职普融通实验班。一是普通高中结合办学实际,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成才,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二是支持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采取结对方式举办职普融通实验班,列入中职学校招生计划,注册中职学校学籍,在中职学校就学。

  开展普职学生学籍互转。一是普通高中学生可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结束前,自愿申请转入中职学校就读。二是职普融通实验班学生可在高一年级下学期结束前申请到对口的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申请转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需参加对口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且文化课成绩需达到对口普通高中学校的成绩要求。

  支持普职学校学分互认。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跨校选修课程,普职学校实行学分互认。

我爱罗 发表于 2017-11-10 15:25:19

http://www.sws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615&extra=page%3D1&fromuid=107695&mobile=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汕尾教育的出路:必须走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