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汕尾的传统文化有后继之人吗?
昨天,在很多微信群里传着一个这样的视频:一群中老年人围在一起敲锣打鼓唱戏曲。一听我们都知道,他们唱的就是我们本土特色文化——白字戏。
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在各大微信群里疯传。看得出我们海丰人尊重并喜爱这项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我虽没亲临现场,但从视频里也能感受出热闹。这样的活动由群众自发组织,既活跃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夜间活动又对人们身心健康有利,顺便传播本土文化,乐在参与、全民同乐。说实在的,这种活动远比那些奇形怪状的所谓的广场舞有意义!突然间我抑郁地感受到海丰和汕尾城区似乎一直以来都在啃食着某些垃圾食物而对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置之不理。
如今,我们身边的文化底蕴有多深?根基有多深?似乎已经到到了后继乏人的地步。看视频自己现场图片显示,唱曲的以及声乐组织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大爷们,有的已经牙齿都掉得差不多了。或许这些是老人家们休闲娱乐的一部分,但是从人员结构来看,活动缺乏新生血液,文化传承缺乏新的动力,不得不令人担忧。缺少年轻人参与,没有年轻人学习。很多年轻的人根本就不懂,比如我,就是这样的人。就算我去到现场听这批老人家唱曲,也未必听得明白他们在唱什么词,可是这些词正正是我们平时也在说的。这就是我们对这项文化的不了解。我们在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面前是无知的!
文化传承最怕的就是后继无人,后继乏力。多少传统文化就这样被淹没在漫长历史长河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传承的人不再传承或没有人传承。虽然说文化与大自然万物一样都有一个生存过程,最终也会走向死亡,可是无论这项文化将来结局如何,至少当前还没到放弃的时候。传承它、发展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5_142:}{:5_142:}{:5_142:}{:5_142:} 会慢慢失传 {:5_142:} 照这样下去,失传是迟早的问题了 {:5_142:}{:5_142:} {:5_142:}{:5_142:} 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