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un 发表于 2018-5-1 02:03:15

从红海西路严重交通事故说开来

                                                                                  2018.05.01
       近一两天,媒体播放路面监控视频显示:一个少年骑一辆摩托车搭载三个小孩出门在路上,被一辆混凝土车撞倒,轧倒地上,导致一个当场死亡,另外一个重伤,两个轻伤的事故,场面血腥,惨不忍睹。后续报道中,说到小孩家庭父亲残疾,母亲打工,经济肯定拮据。笔者很为这个不幸家庭的祸不单行感到悲痛。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人为的灾祸呢?这个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怎么会发生呢?笔者稍微思忖:一、交通安全教育严重缺位,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家庭、学校,尤其是家庭的监护人怎么可以让不满十八岁的孩子开摩托车搭载三个小孩上路呢?交通法规明确规定摩托车不可以搭载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而且开车和搭载的人应该戴安全头盔的。二、泥土车等载重车辆怎么可以进入市内道路呢?机动车、摩托车车道是否已经分开来呢?从这个事件看来,严厉整治交通秩序确实迫在眉睫。最近,海丰县收缴5000多辆无牌证摩托车,交通秩序大为改善,群众拍手叫好,同时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治安秩序向好。酒驾、飙车、乱停乱放、闯红灯等必然要整治,特别是拼装车、走私车等非法渠道来源的车辆要禁止,同时也断了非法分子用无牌证车辆作案的念头。但鉴于海丰绝大多数摩托车是牌证不全的,或者拼装的、水货的,鱼龙混杂。从节约社会资源、民生保障、依法治路综合考量:我认为,一是:特别时期可以这样:让有合法来源的,但手续不完整的车辆,给以补充完整,降低点标准,有效期时间拉长些,比如行驶证过期补交若干年的税费,罚款减免;驾驶证也一样,适当延长,这样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也暂时方便工作、生活 ;收缴的摩托车到了销毁时效的,和走私、拼装有安全隐患的,集中销毁是必需的;但牌证不全的,通过补充手续,补交罚款,车辆检测后安全的,完全可以继续使用的,就没必要销毁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群众负担也少了些。二、缓冲期(三个月或者半年,职能部门调研论证后确定)过后,按照国家的交通法规执行。这样之后,我深信,海丰县以至汕尾地区的交通秩序必然仅仅有条,“创文”水到渠成,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最大保障。

arun 发表于 2018-5-1 02:05:50

{:5_142:}

arun 发表于 2018-5-1 02:14:52

近期市内公交班次少,满足不了上班、出门购物等需要,也是需要给群众一个缓冲期,对否?

?Mr Wu? 发表于 2018-5-1 10:03:10

问题是现在合法买的电动车也不给上牌,也要他们报废?

arun 发表于 2018-5-1 14:32:43

?Mr Wu? 发表于 2018-5-1 10:03
问题是现在合法买的电动车也不给上牌,也要他们报废?

是啊,真无语

arun 发表于 2018-5-1 14:39:05

arun 发表于 2018-5-1 02:14
近期市内公交班次少,满足不了上班、出门购物等需要,也是需要给群众一个缓冲期,对否?

其实,监护人、交警、学校层层监管教育网失效,叠加效应导致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由此我想到类似悲剧的发生:海丰县公平镇火灾事件发生也是层层监管和主体安全意识淡泊造成的,全社会都来重视安全问题。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并且正在推进之中。

arun 发表于 2018-5-1 14:58:16

arun 发表于 2018-5-1 14:39
其实,监护人、交警、学校层层监管教育网失效,叠加效应导致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由此我想到类似悲剧的发 ...

红海西路泪满地,通航路上在滴血!血的教训在重演,何时悲剧戛然止。假如家长意识到制止了,假如孩子铭记学校老师的安全教育了,假如交警及时发现阻止了,假如泥土车司机遵守交规了,假如公路机动车,摩托车分道行驶了,……许多的交通安全防护网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导致悲剧发生,或许事故受害人家里经济拮据,没有宽裕的条件让孩子坐车出去玩;又或者家里没有老人照顾小孩,我对于事件的发生想了很多很多……因为这不是所有普通家庭可以承受得了的伤害,血泪悲剧不要再上演了!可喜的是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意识到了,正在铁腕整治,明天一定会迎来曙光的!!

伤心男人257 发表于 2018-5-1 19:06:13

表示支持

cltn 发表于 2018-5-2 10:40:34

海丰县城公交系统不发达,公共交通工具极度缺乏。请各位仁兄发表高见,或者进言政府,尽快尽快解决,助力创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红海西路严重交通事故说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