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江湖 发表于 2018-12-15 22:59:47

12岁少年弑母表现无知:痛心之余,社会该做警醒

12岁的吴兵杀死自己母亲后,亲属在沅江市泗湖山镇的一家宾馆见到他。面对亲人的痛苦和疑惑,他显得若无其事,从嘴里挤出了4个字。他承认自己错了,但不是什么大错,“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吴兵9岁左右迷上手机,周围的亲戚朋友谁手里有手机,他都会去要来玩儿,放学回来书包一丢,就开始玩手机,有时候玩到很晚他才开始写作业。(成都商报12月10日)





12岁的吴兵杀母后,一句“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让人们感到不寒而栗。这样小的年龄,竟然有了这样的冷漠心态,在他心里,杀人根本不算恶事,而这种在大恶面前却不知是恶的反常心态,才是社会面临的最可怕之处。


一个人从儿童成长为少年,其间存在着两个重要的教育阶段。第一个是家庭给予的直接教育,在这个阶段,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就是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周边社会的评价以及表达出来的观点和态度,客观上就是对孩子教育的第一本教材。而从孩子角度来说,当他听到家长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或态度时,孩子是非常相信和认可的,家长说出的话,表现出的观点,孩子是完全接受的,如果家长的言行错误是绝对可以影响到孩子对对与错善与恶的偏差认识,这种以种子的形式就会深深的埋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第二个阶段是,当孩子上学以后,学校的老师就是他们获取对错善恶之分的原点,老师给予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进一步认知。换言之,老师对社会的感知和评价,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一定会传导给孩子,并形成心理的积淀,最终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老师可以没有深奥的知识,但是绝对要有师德。
12岁少年弑母,让人痛心,但痛心之后,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更要深刻反思,在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阶段,由其是对于心理人格方面,我们还应当完善些什么,还应当弥补些什么,这不仅是个案问题,也是全社会应当面对的共同问题。

15441 发表于 2018-12-16 09:25:57

同样是杀人,12岁杀人跟大学生杀人相比起来,哪一个更可怕?
大学生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甚至能考上国家最好的一流大学,都还要杀人,那说明教育失败了吗?

风在边缘 发表于 2018-12-17 22:29:48

{:5_154:}{:5_154:}{:5_154:}

重现江湖 发表于 2018-12-22 00:03:49

{:4_120:}

15441 发表于 2018-12-23 12:37:59

记得好像之前有网友说过,还可以将学校所有后勤部外包给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来管理,将学校所有德育处(政教处或学生处)外包给市公安局管理,这些费用都由政府买单,不再拨款给学校,这样子可以避免所有学校的贪污腐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2岁少年弑母表现无知:痛心之余,社会该做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