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梅陇,感受红色文化
走进红色梅陇,感受红色文化
戴镜兵
2019年4月7日傍晚,当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时,盼望已久的梅陇之行终于如愿以偿。梅陇,在海陆丰革命斗争史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从这块土地上走出的英雄豪杰的身影,行走在这片英雄出生、成长的土地上,敬重之心油然而生。
我们首先来到丘东平烈士故居。1910年5月16日,丘东平诞生于这间并不起眼的三合房里,他在这里度过了金色童年,后来投身彭湃同志领导的农民运动。 据介绍,丘东平在这里所用过的一些遗物,现在珍陈在梅陇中学内的东平纪念室中,其中有丘东平童年时代穿戴过的衣帽,有他参加农民运动时用过的铁尖串。这间三合房与丘东平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他早年读书都走读,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回家,以后去县城陆安师范就读,也常回来。
1926年春,16岁的丘东平就参加了农民协会和少年先锋队,还当上了县农民自卫军总部的文书。翌年5月,他左胫生毒疮,又患胃病,山上缺医少药,组织上让他回家治疗。这时,反动派重金悬赏要捉拿他,故寻请一位同情革命的医生化装为买牛佬常来诊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杨望几次前来看望他,都叮嘱他要认真治病,但绝不可大意。6月15日,一伙保安队突然闯进房里,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头戴狗头帽、面黄肌瘦的矮小孩子,误信他是丘东平之弟,他才侥幸脱险。经过十多天的治疗,丘东平虽末痊愈,却会走动了。一次,敌人两个暗探尾随“牛贩子”医生进村,幸得丘东平眼尖,及时发觉,才得以逃脱。又有一次,敌人来清乡,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围了,丘东平机警地混入外乡来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后来,丘东平辗转奋战,于1941年7月牺牲于苏北战场上,年仅31岁。
走出丘东平故居,我们来到了沙埔村,这个英雄的村子,为革命奉献了七十二位热血青年。早在第一、二次东征战场上,沙埔村的青年已经溢血奋战在南粤大地上,五十多位东征烈士中,有多位沙埔村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沙埔村人前仆后继,用忠诚写就了英雄村庄的辉煌。
晚餐后,我们拜访了海陆丰红色文化资深研究员林泽山老人。林老七十多岁,精神饱满,思维缜密。得知我们来自黄羌革命老区,林老非常热情,如数家珍地说出了发生在黄羌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三十多年前,林老就与他的好友们共同完成了《梅峰苍松》,时至今日,林老依然对海陆丰红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鼓励我辈努力前行,为弘扬海陆丰红色文化再接再厉。时间在愉快的谈话间悄悄地溜走,为了不打扰林老的休息,我们依依不舍地向林老告别。
梅陇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他使我们得益匪浅。为共和国的建立牺牲了三百七十多位烈士的地方,是值得人们敬重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留给后人最好的教育素材。
丘东平,梅陇人民海丰人民的骄傲! {:5_14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