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写作吗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19-6-17 16:03 编辑写作,应该是一个的基本素养,尤其是高中毕业后,每一个学生都要会写作,并且养成写作的习惯。但是,汕尾的高中毕业生并不是如此的。高考后,很多学生再也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
写作。阅读与写作简直是玻璃的两面,无论你看着哪一面,都意味着你也正在凝视另一面。对于高中写作,当然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建议汕尾学生用6个字:多读、多仿、多写。
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来看,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文化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
写作的一个特点是涉及到引用。所以,汕尾中学生,要从阅读中积累的东西,这样在一千一百字的篇幅中,我们可以运用到玩吗的阅读积累。
阅读对于写作而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模仿的条件。学生开始写东西,正是始于阅读中的模仿,不管是何种作家,只要觉得好,就会按他的风格仿写。小学时玩吗要引导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在作文中学习一些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者的风格,后来读的书更多也更杂,引导学生模仿有鲁迅、夏目漱石、郭敬明、村上春树、钱钟书、杜拉斯、三毛……还可以引导学生写古典诗词,甚至模仿司马迁为自己写了一篇文言文小传。在模仿这些个性鲜明的作家的过程中,学生要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然后,学生可以在从模仿走向创作。
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学生尽量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必须在电脑上完成千。当然,这背后呢,是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
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
汕尾语文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让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作文是很灵活的东西,当判卷人看到你能用文言文不出错地写一千多字、或者你的语言像诗歌和散文一样漂亮时,他对议论本身的标准就会有所放松。作文考的归根结底是文学水平而不是议论水平,换言之只要你能体现出你的水平高,实在不必太拘泥于文体与所谓的标准。
很诡秘的应试教育。考完学生就把知识还给老师 很诡秘的应试教育,考完后,学生的知识就还给教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