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思考才是好老师
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句话无疑应该奉为教师的教学准则,然而,我知道这句话的内涵,却还是成为了那个“坏”的教师。
在实习过程中,我的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便是,学生在抄,抄我黑板上的答案。当我问怎样的头发这一问题时,所有人异口同声地答:“乌黑的头发”。当我让学生造个比喻句时,全班学生无外乎两个答案:红红的太阳像火球。月亮像小船。当我让学生造个拟人句时,答案也是仅有的两个:早上,花儿在向我们微笑。一阵风过,小草弯下了腰。听到、看到他们的答案时,我一方面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答案都是满分;但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无尽的悲哀,因为我把学生教得越来越死。我为了保证考试成绩,为了省时省力,所以不愿在课堂上花费时间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进行思考。而是直接将答案给了他们,而他们只要记住便可。
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都可以证明,我是个“坏”的教师,我在把学生往“坏”的道路上引去,我在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想象思维。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从儿童入学的最初几天起,就在他的眼前把通往周围自然界的迷人世界的大门关上了,于是,儿童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的流水声,听不到春天融雪的滴水声,听不到云雀的歌唱声了,他只能背诵关于这些美好事物的那些干枯乏味的、毫无色彩的句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教会学生思考。”我知道,唯有思考,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事半功倍,才不至于让他们学得知识越多,越感到学习的困难。我知道,如果知识都是靠死记硬背记下来的,那么纵使在一次次的考试中能拿到高分,也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多大成绩。可是,我虽然知道这些道理,但仍无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这一点。
其实真正寻根问源的话,我无法做到将那些教育理论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的原因便是:我始终将学生的成绩摆在第一位,而不是将学生摆在第一位。又回到了我曾经在实习中思考过的那个老问题:如何在学生的成绩与学生的发展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我认为,这是我们汕尾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并落实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