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月饼到送食用油 中秋礼品屡屡被“转手” 市民表示心意更为重要
食用油成礼品,市民购买多。
中秋节到来,不少市民沿袭走亲访友送礼的习俗。记者发现,以往送月饼,如今多数人选择送食用油。然而面对着花样众多的中秋节礼品,不少市民因为礼品的存放问题犯起了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亲朋之间相互赠送的礼品,多数家庭选择将礼品“转手”。立秋刚过,各式包装精致的月饼、各类名目的油制品又占据了各大超市的显眼位置。记者发现,家庭妇女们左手提着食用油,右手拎着月饼,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好不热闹。记者在市区某超市看到,大多数人都集中在超市的中间区域,购买食用油和月饼各种应节商品,商场给力的促销活动也促使着顾客们“买买买”。但记者观察发现,月饼保质期一般只有两个月左右,假如一个家庭一个中秋节平均收到十盒月饼,那么是否每个家庭都能在两个月内吃完这些月饼呢?这么多的月饼是否就被扔到垃圾桶浪费掉?家住市区某花园小区的黄女士一提起送节,心里直打颤,亲戚算起来差不多20家,每家一桶食用油一盒月饼,每年都得开着小车兜兜转转,真是少点精力都不成。“每到过节,我觉得经济上、体力上都要有一定承受力,过节就像过‘劫’。月饼很多都是高糖高油,食用过多不健康,而食用油都是十斤八斤,真是考体力,真心希望以后的过节能轻松些。”黄女士吐槽道。在某国营企业上班的王女士,她一家三口,女儿住宿上学,一周才回来一次,她跟老公中午都在各自的公司食堂吃饭,一天最多开一次锅,她觉得对于她这种情况,在家里囤积那么多食用油很浪费,这其中不乏有你的礼品我转手再送别人的情况。“别人来送节的食用油我都基本上转送给其他亲戚,加上现在大家都提倡少油少盐的健康生活理念,呼吁大家还是文明过节,走走心就行了。”王女士调侃道。“我觉得近年来市民的消费日趋理性,送礼都以实用为主,鲜少追求豪华包装,这是好的趋势。“我国自古就有过中秋节的习俗,赏月、祭月、吃月饼、猜谜等等,提到送礼,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意,不能让送礼成为一种负担,如果过节成了形式化的符号,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中秋之美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团圆,希望越来越多人能摒弃形式化的过场,回归本真。”80后梁先生分析道。汕尾日报记者 黄秋斯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