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河山 发表于 2019-11-28 16:24:56

汕尾农村学校,要想办法留住学生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19-11-28 16:26 编辑

现在国家和党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教育扶贫、营养午餐、均衡发展、农村教师补助,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遗留下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现在,汕尾不少乡村学校读空荡荡,偌大的校园成为长草的地方,看着以前为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而好不容易兴建起来的乡村学校,如今成为草地,想起来好心痛。所以,现在农村学校要千方百计留住农村学生,留住生源,给农村留下一些种子,一点希望。

农村学校相比城镇学校而言,师资匹配不齐全、管理模式宽松、设备设施处于备用状态。办好一所农村学校是周边居民长久的期待、是集体老师的共同目标、是管理者的思考方向。农村教育还是充满生机和挑战的。作为农村教师,虽然知其不可,但还是要努力而为之。

首先,要认真备课。
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就要备课,即如何把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学生。老师在熟知教材内容的情况,揣摩教学方法以何种形式让学生得到知识。备课是备教材,学生,还是老师?其实备课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大相径庭,课堂设计却千差万别,同课异构提现的是授课教师的思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备课必须备教师。教师的教学特长可以作为备课的切入点。如果有老师擅长历史文学,可以让课堂增添点诗情画意、趣味野史;如果老师擅长绘画和归纳,可以让课堂板书一目了然、简洁美观。只有备课符合授课教师的特点,课堂才能由内而外散发出他的魅力气质。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是为他们“摘得”知识构建“梯子”。通常来讲,班级里的学生智力是比较正常的,备课还是要完成课堂三维目标的前提下,照顾班级大多数学生水平,切忌一刀切。这样差生上不来,中生上不去。教学始终是手段,学生学到知识是结果。老师要“不择手段”,就要会学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学生要只为“结果”,学生就要专心刻苦学习。认知、实践、认知应该可以让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其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管理者提出的目标要切合实际,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管理和被管理是单向的,管理与监督两条轨道同时运行,才能暴露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管理注重落到实处,落实就要量化。学校存在调课和空堂乱象。另外,我倡导学校和班级多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要努力留住生源
小学招生来自幼儿园,幼儿生源决定了学校发展趋势。学校领导应重视幼儿教育,关心和把握家长对学校幼儿教育管理的看法,解决教育和管理上的不足,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农村家长宁愿花更多钱到城镇读书,却不愿意在附近农村学校就读,分析大致有以下问题。一是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得不到家长的认可;二是家长每天在接送学生、送午餐花费太多时间,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家里的农活,三三五五的家长送了学生就等在校门口聚在一起闲聊苦等学生放学;三是幼儿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幼儿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师上放学主动迎接学生和家长、营养午餐、上放学教师多花点时间陪伴学生等待家长。

教育以人为本,促使其全面发展,培养文明、阳光、自信的有为的农村青年。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农村留下一些种子,留下一点希望。

流山 发表于 2019-11-29 21:28:10

顺其自然吧,毕竟是一种大势

15441 发表于 2019-11-30 09:20:39

真以为只要学校努力,就能留住学生?
他们的家长都去城镇发展了,难不成让孩子跟家长分开?
你要留住的可不是学生,而是学生家长!

15441 发表于 2019-11-30 09:21:05

流山 发表于 2019-11-29 21:28
顺其自然吧,毕竟是一种大势

学生家长可不是学校能留住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汕尾农村学校,要想办法留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