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经年 发表于 2019-12-27 13:50:33

我们见义勇为的人为什么很少

现实生活中,鲜能见到见义勇为的人,看到危难之时,不少人先多开为妙,更多人充当看客。曾经有一幅漫画:一个警察在追犯罪分子,两旁是围观的群众,大家只喊“警察加油”,但没有人敢挺身而出,协助警察抓捕犯罪分子。为妙国人这一点德行,最受鲁迅鞭挞。但时至今日,这样的人呢还是很多很多的。
有人做一个实验:在中美拍摄内容都是表演者在街头扮演一对伴侣,男方对女方施暴,对路人的反应进行测试。在美国视频的测试中,通常在施暴十几秒钟后,就会有多名路人前来阻止,甚至还有愤怒的路人准备对施暴扮演者使用武力。然而在中国视频中,在整个长达2个小时的“施暴”中,路人全部呈现观看模式,或事不关己匆匆走过,或觉得有趣面带微笑“观赏”,甚至有人在一边拍摄视频。只有一位大妈挺身而出,制止了暴力的继续。为啥美国人敢于见义勇为、而中国人却鲜有见义勇为的呢?
看过视频,也许有不少人会对中国人的冷漠反应感到心寒与愤慨。但其实在视频中,中美两国路人迥然不同的反应,也不能片面地将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冷血,而美国人热心见义勇为。事实上,两国民众的不同反应跟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国情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美国各州都有法律保护施救者,中国至今还没有。美国各州都有《好撒马利亚人法》,即《见义勇为法》,通过法律规定免除见义勇为者因为施救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各州的《见义勇为法》宽严有别,加州曾经发生过一起争议很大的案子,最后导致修改法律。当时有一辆轿车失控冲上路肩撞到电灯杆上,一名过路人将伤者转移到车外。结果受伤的女子脊椎受伤截瘫,便将帮助她的人告上法庭,指责被告处置不当,导致伤势加重。被告辩解说当时看见车头冒烟,担心汽车起火爆炸,因而一手托着原告的两腿,另一手托腰将其抱出车外。
法院裁决被告施救不当导致原告最终瘫痪,因而须承担部分民事责任。法庭裁决引起一片哗然。全国滑雪巡逻员组织丶加州民事司法协会等多个社团游说要求加州修改法律。他们认为类似的裁决可能会导致人们不敢在紧急情况下施以援手,一些人因此丧失生命。此后加州议会修改了法律,加强了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自此在加州救人只要小心行事,不必担心因为救人而遭到讹诈或起诉。
然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制定仍十分欠缺,热心帮人反被坑的案例太多,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了“老人摔倒却无人敢扶”的恶劣现象。法律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上过多的“圈套”,导致中国民众不敢救助。

第二,美国学校普及专业急救技能,中国至今还没有。在美国,所有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普遍都会进行自救和互救培训,他们被要求准确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并熟练掌握家用心脏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公民在18岁之前必须通过急救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一些学校和机构开设“应对危机”的课程,帮助普通人了解应对危机的常识,以避免好心做错事,或者因为帮助别人而自身难保。在紧急情况下,一般美国人都懂得如何在现场伸出援手。在这一方面,中国也不够重视,除了专业医护人员,一般人很难了解到专业的救助知识。

第三,美国人突出英雄主义,中国人信奉枪打出头鸟。美国人崇拜英雄,而且将乐于助人视为美德。在偏僻的小路上,如果你的汽车抛锚停在路边,来往的车辆大都会停下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助;抱着婴儿的妇女,上下地铁站楼梯时总会有人帮着抬婴儿车。

“中国人太冷血”的话题被讨论过不少次,国内“小悦悦事件”仍历历在目,而如今在美国,华人依然“本性不改”,令人感到心寒。但其实,除了一些国人确实有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之外,热心善良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然而,为何华人冷漠事件依旧不绝于耳,究其根本原因,国家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整个社会的风气还是有待改善。无论深层原因是什么,都希望“路人冷漠”的事件能够不再发生。大家遇到受害者,请不要直接转身离去,即使拨打110也是一种见义勇为了。

银玫瑰 发表于 2019-12-30 19:50:56

这种状况务必要改变{:5_142:}

无大事 发表于 2020-1-14 21:14:31

{:5_142:}{:5_142:}{:5_142:}{:5_142:}{:5_142:}{:5_142:}{:5_142:}

村民甲 发表于 2020-1-15 00:44:46

在乡村,见义勇为是平常事。但城市越大、见义勇为越显稀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见义勇为的人为什么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