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学会打牌了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1-5 15:55 编辑汕尾以前不擅长打发展牌:一会儿向东融入潮汕,一会儿向西融入珠三角,始终在东西摇摆。最近五年来,汕尾学会打牌了,心无旁骛地融入珠三角,并开始实现深汕融合,共融共建。
都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也就是说:风水轮流转。20世纪80年代的陆丰,不会比东莞差到哪里去。那个时候,陆丰的国有企业不敢说遍地开花,但也是很密集的。记得我当时的语文老师,还半途调去陆丰工作。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可以说明当时的陆丰很有吸引力。但后来海陆丰落后了,落后的原因很多,大家也心知肚明,所以在这里就不啰嗦。
要啰嗦的,是现在机遇轮到汕尾了。最近五年来,每一个汕尾人,在中共汕尾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迎难而上,知耻后勇,万众一心,把时代赋予给海陆丰的机遇把握住。
现在摆在汕尾人民面前的,有两张好牌:一张是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张是汕尾新区。打好这两张牌,是我们汕尾地区脱贫奔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好机会。如果能够打好这两张牌,海陆振兴的希望很大,汕尾复兴的概率很高。
在珠三角和周边是找不到像深汕特这么大一块地的,这块地完全交给深圳来开发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可建设的土地面积145平方公里,我们汕尾支持深汕同城化(深汕区),继而实现深圳和汕尾的一体化。
现在同城化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开通从福田中心区到汕尾鲘门的城际捷运(汕深港铁路),动工修建广汕铁路,到广州一小时,而且还在筹划水上交通,打造快速交通。也筹划修建深圳和汕尾鲘门之间的城际线。汕尾要作为深圳部分城市功能疏解和部分产业功能疏解的一个基地。城市功能方面,与大学城的一些园区、义务教育、中小学等港口放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同时,加快整个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的建设,现在深圳的国企全部到深汕特别合作区。
这个深汕特别合作区承担着产业引进,享受着深圳所有的产业政策,到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资的产业视同到深圳各区投资的政策。把深圳的政策、平台、管理标准、产业扶持政策同城化。这个广东试验是一个大手笔,于深圳来说是拓展了它的空间,深圳在“十三五”规划中把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摆在重中之重(深圳列为第十一个区);于汕尾来讲,是给搞了一个示范和带动的区域。
第二张牌是汕尾新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紧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汕尾新区的发展以及其他四个园区的发展,新区会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滨海城市。汕尾这两大区域挨在一起总共是900多平方公里,汕尾崛起一个比现在的惠州、汕头的中心城市还要大的城市,从某种程度上将改变粤东的城市格局。而且省委、省政府现在要求汕尾向西发展融珠发展,在珠三角的板块里,因为汕尾的发展,珠三角的东翼将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说汕尾的发展时机到了,现在成为一方投资热土绝不是毫无根据的事。
有这样真抓实干的班子,汕尾的振兴应该不是遥远的事情的,海陆腾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实现。
对 汕尾的执政能力提高了不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