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汕尾文化人多读几遍《道德经》
《道德经》与时下正流行的瘟疫,看起来无甚关联,其实不然。老子《道德经》有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翻译出来就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拿多余的,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天道无私,它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生命,给他以活路。上至飞鸟,下至穴蚁;大至蓝鲸,小至病毒;强至虎豹,弱至蛆虫;健如科比,弱似胡哲。而社会则不同,大争之世,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往往会秉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有时兼顾公平,有时轻忽公平,有时枉顾公平,更有时践踏公平。
效率优先可以理解,但如果舍弃公平,往往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所以,公平其实是最大的效率。
历朝历代都有奴隶或农民起义,都为争人权,打出的口号都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均田免赋,而造成的社会动荡和财富损失足以将社会拉回到史前水平。这还只是文明的自噬。
还有自然的反噬。地震、洪水、海啸、温室效应、狂犬病、疯牛病、鼠疫、禽流感、埃博拉、艾滋病、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等,都是自然反噬的表现。
眼下正流行的这场瘟疫,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富损失,而且彻底将文明拉回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生产几陷低滞。
所以,人类应该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财富,对待自然。而消解张力化解矛盾的正途则是舍有余以奉天下!曹德旺义捐,马云辞职做公益,善男信女放生,中国很多地方退耕还林,生态保护,都是奉天下的举动。
律己奉公,舍己奉天下,看上去高大上,却是道的本质要求。
愿更多的人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从疫情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更理性更豁达也更优雅更从容地生存在天地间。
汕尾文化人,包括中小学生,有学力者,都来读一读《道德经》,进一步提高认识。 说得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