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经年 发表于 2020-2-8 11:22:06

遭遇人生三大悲剧

族兄是一个很不幸的人。早在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大前年儿子因为车祸死了,今年大年初十,妻子也去世。人生三大悲剧: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都让族兄遇到了。“少年丧父”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失去了依靠;“中年丧偶”是指生活中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伴侣;“老年丧子”更是令人痛心、惋惜,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



中年丧妻:为了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夫妻俩任劳任怨、流汗出力,当贫困的家境刚有起色的时候,当幸福的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当孩子即将成家,一家人享受天伦快乐的时候,妻子突然撒手人寰,抛下上有老下有小的丈夫,此时的丧妻之痛,更是令人难以承受,有些人还会因此一蹶不振,从而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老年丧子:张恨水说:“世界上每天一个人吃饭的,不计其数,然而没有多人共餐的盛况在前陪衬着,也就平常了,所以一个冷淡的所在,最怕的是有过去的繁华来对照”。在生命的盛宴里,孩子不辞而别早早离席,剩下杯盘狼藉的局面到最后,老人面对这样的结局,往往是最痛苦的。“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用来描述老年丧子的心痛和无奈,或许是最恰帖不过了。


对族兄说:其实历史上也有遭遇这样悲剧的人,他就是“千古一圣”的孔子。也与这三个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撞了个满怀。孔子三岁时年老的叔梁纥就去世了,但孔子的凄苦命运并未到此为止,大约在他十七岁时,母亲颜征在也因病逝世离他而去,把他独自一人留在了诸侯争霸、战火纷飞的人世间。

十九岁那年,独自生活了两年的孔子成婚了,他的新婚妻子是宋国人,复姓亓官。第二年,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一子,当时的国君鲁昭公送来鲤鱼表示祝贺,于是,孔子给儿子起名叫孔鲤,字伯鱼。

可惜的是,亓官氏并非孔子真正的知己。当亓官氏对孔子青云直上的信念终于破灭之后,这种苦日子她便过不下去了,于是她最终选择了离开。
公元前483年,周游列国却无所建树的已经68岁的孔子回到了鲁国,就在这一年,孔子遭遇了人生中另一个莫大的不幸——他的儿子孔鲤先他而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并不会因为孔子是圣人先哲而有所减轻,因为他毕竟不是出离红尘、断却六根的僧人啊!

孔子生前并没能逃脱普通人可能遭遇的人生之不幸,但通过他自身不懈的努力,使他在身后超越了普通人的普通,成了万世师表,千古一圣。

但愿我的话对族兄有所启示,在困顿中去掉悲伤,树立自信,只要活着,人生的希望总是存在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神州视角 发表于 2020-2-9 11:36:50

的确是这样{:5_142:}和孟子的人生三乐形成鲜明的对比{:5_1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遭遇人生三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