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教师要利用线上教育,补育人短板——调整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3-19 17:11 编辑“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的危机处理。由于学习空间从学校转移到家庭,学习方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以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暴露出来。但同时,居家学习也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大机遇,中小学应利用这次机会补齐短板,推动教育变革走向深入。补育人短板——调整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谈及学生居家学习面临的困难,不少教师、校长表示现在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最近对汕尾部分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觉性和自律性是影响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37%的学生对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事实上,教书,教有字之书,或者说围绕升学需求系统地传授知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处;育人,立德树人,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处。而后者,恰恰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停课不停学”给我国教育界反思调整教育价值系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居家学习要切实改变过去“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面,建议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协商安排好学生“一日学习计划”开始。
“一日学习计划”的安排具体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家校协同,学校要给家庭和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生活留下空间,不能完全由学校固化时间安排。如阅读、体育活动的时间,可适当交给家长和学生协商确定。二是学习与生活融合,如家务劳动课程的安排,一定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统一。
三是统一与个性相结合,学校既要做好统一的课程安排,也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空间。如亲子阅读,既可以规定书目,也可以由家长学生自选书目。
四是学校与家庭共育,即学校供给课程与家庭供给课程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家校要协同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自我控制、一日规划等能力。
总之,具体的学习时间安排不能照搬学校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应统筹利用学生时间,通过多方协商形成共识。
说得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