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是最崇高的精神 ——读《说岳全传》有感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现在也在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从历史中挖掘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途径。阅读历史小说是其中一个办法。所以,我们上历史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后,历史老师要求我们阅读历史小说《说岳全传》,读完写读后感。阅读《说岳全传》之后,觉得是本好书,这是清朝的钱彩写的。《说岳全传》共八十回,从第一回《天遣赤须龙下界佛谪金翅鸟降凡》到第八十回《表精忠墓顶加封证因果大鹏归位》,其中一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先写岳飞从出生到逝世,其中写了岳飞和其他好汉,如岳飞、王贵、汤怀、张显、牛皋、施全、赵关铃、高宠、张宪和岳云等,又写这些好汉和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大战的故事,最后写了朝中四个奸臣张邦昌、张俊、王铎、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
好生恶死,乃天下之常情。若临大难而不变,视死如归者,非忠臣义士有所不能。——岳飞。这段话,是对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最好写照。他一生扛着背后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而拼杀在战场上,披肝沥胆,栉风沐雨,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朝廷,为大宋江山,可谓是倾尽所能。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抗金名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也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精神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即爱国主义;五个要素,即忠、孝、严、廉、强,依次指尽忠报国志不移、事母至孝善治家、严明军纪爱兵民、廉洁自律终不改、好学深思求自强。岳飞精神的这些内涵,与中华民族的固有品格、当代中国的时代文化需求,注定了一定能实现岳飞精神当代价值的最大化,而实现这一最大化的主要指向与集中体现,便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岳飞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更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时代要求。岳飞精神,是南宋时期人民意志和民族美德的集中体现,是这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经典范例,由此也不难看出,岳飞精神,是我们今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更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他的精忠报国的精神,在当代也是是最崇高的精神。(初一七班四号郑瑾瑜)
《说岳全传》是一本教科书。如何养育孩子,如何在逆境中奋斗,都写得不错{:5_14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