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略重塑“新恒大”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如今恒大就很好的阐述这句话。
地产行业在中国这片热土蓬勃发展已近二十载,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2019年房企增速放缓,2020年受疫情影响,也注定不会乐观。如何取舍如何又能兼顾长期战略成为摆在地产商面前的一道考题。不过哪怕大浪真的袭来,行业真的洗牌,巨轮也难以撼动。来看看作为国内传统意义的地产龙头中国恒大又是如何答卷的呢?
3月31日,中国恒大(HK.3333)发布2019年度业绩。2019年实现合约销售额6011亿元,同比增长9%;核心利润408.2亿元,同比下降48%;资产负债率77.9%,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159.3%,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现金余额2287.7亿元,同比增长12%。
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上,除披露年度数据外,最大的亮点当属中国恒大集团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在会上正式宣布,恒大将从2020年开始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从今年起恒大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元,未来三年大降负债4500亿元,一定把负债降下来。”对此,业内资深人士纷纷惊叹,降负债,如恒大这般决心之大、力度之大者,前所未有。恒大不仅新战略目标清晰,还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可行的实现路径。
战略一:销售高增长2020破万亿
恒大的高速增长一直有迹可循。财报显示,2018年恒大净利润373.9亿元,同比增长53.4%。2018年核心业务利润为783.2亿元,同比增长93.3%,市场预期451.2亿元。经营利润为1414.14亿元,同比增长65.9%。2018年营收4662亿元,市场预期4977.9亿元。
此时恒大重新将“高增长”定为新战略,说明恒大在保持增长方面的信心很足,保持“高增长”的发动机将带动恒大在新财年实现预期。而恒大的底气来自于庞大优质土储及“网上销售”的巨大优势。恒大有2.93亿平米的巨量土储,今年总可售面积1.32亿平方米,可售货值1.27万亿,按照64%的去化率保守估算,可轻松完成8000亿销售。
战略二:土储负增长降至2亿平方米 许家印表示,“控规模”就是要严控土地储备规模,实现土储负增长,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
目前恒大已拥有2.76亿平方米的充足土储,土地储备负增长的底气由此而来。随着土储陆续开发入市,销售将稳健增长,回款能力也将持续提升,从而增加现金流、降低负债,这对恒大是一件好事。战略三:大降负债 许家印称,“降负债”就是要把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 许家印还在现场算了笔账:“18年、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4500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600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恒大采用强有力的成本控制,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大幅降低营销、管理、财务三大费用。同时,恒大还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形成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体系。最重要的是,恒大的高效执行力深深根植于其企业文化中,是其每一次战略转型都能精准落地的最有力保障。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稳健”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第一要义。恒大如今率先大刀阔斧的全面启动新战略,既是先行者、相信也将是标杆。就让我们期待这个“新恒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