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医药文化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意义重大!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昨天向大会提交建议,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升青少年文化自觉和自信。张伯礼说,近年来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这些纲领性文件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医药文化基因植入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为此,他建议中医药文化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组织编写简单易懂的中小学生中医药读本,以多种形式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成立中医药顾问讲师团,组织中医药领域专家,组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顾问讲师团,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开展课堂内外中医药体验活动,鼓励建立中医药特色班级、兴趣小组及社团,将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究竟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中医乃我国“国宝”之一,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鸦片战争前,中国医界一直是中医一枝独秀。列强入侵后,西学东渐,西医学也在中国落地生根,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冲突在所难免。在日益激化的中西医论争中,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已落后于时代,是封建迷信的骗人把戏。尤其是废止中医思潮成为政府千方百计排斥、摧残中医的思想基础。
在这个问题,从西学东渐之后就争论了上百年了,现在还不是没个结果。从现在社会大形势来看,西医可是快把中医压的不过气了。之所以中医在近来如此受压,主要是在中医理论被认为没有科学依据,特别是通过五行学说来辩证治疗这方面,更是被一些所谓专家学者看出一种肯蒙拐骗玄术,就像哪个方舟子,他也是把我们中医的把脉丑化说成是一个骗人的把戏。竟然无稽之谈说,所谓脉,只是人体一条很普通的神经,并没有什么奇特,把我们中医每次看病把脉,说成只是故弄玄虚而已。
可他说此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为了争夺眼球而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么?他本来就是一个跳梁小丑,借打假名义推广转基因,丑化我们中医。还有些特别崇洋媚外的一些年轻人(稍凭有一些高文凭的年轻人)他们每天都通过各种渠道来扁低抹黑我们中医术,其目的也就是哗众取宠而已。但经过这些人的渲染与折腾,使得很多中青年和一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开始在怀疑中医技术了。使得中医被冷落。
如果我们对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持这样一种偏见与见解,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反对中医真的是太让人遗憾!那这些人也就太不了解我们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的神奇是不需要质疑的,不要被一些崇洋媚外的人把我们这些中青年和老百姓给忽悠了。中医是我国的瑰宝,一定要发扬光大,要永远记得先人们的努力。中医的发扬光大还是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
我认为中医药文化在近现代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发展,许多重要的概念已经被这些所谓的高学历人给严重的错误歪解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入到该事物的本质范围的了解和和准确的认知。之所以现在我们的好中医越来越少,搞得我们中医后继无人。我们应该好好爱护中医,并悉心扶持,让它发扬光大。
现可悲的是,已经把我们传统以前的老传统中医技法都失传……如果再这样下去,再过十几年、几十年、我们医院里的中医医生,估计又要等到中医院校集体“教育”出来的新人了。
现若你要去医院里看中医门诊的话,那些号称是中医的医生,就会胡乱给你把一下脉,看一下舌头。中医还是会像西医一样,照样叫你去拍片,化验,做各种检查的。虽然说这些是比较科学一些,要等到各种检查的报告单和拍了片回来才给会你下药。
但以前我们中医看病不是这样的,主要是把一下你的脉,看一下舌头,还有看一下眼睛与面色,就知道你哪里不正常,知道你的病状了,就会对症下药开中药方子。更不会逼你去做其它化验,这才是中医。当然现在中医庸医也太多,但也不包括“中医”里面也有完全不懂“中医”的人,有些是借助中医的幌子在赚取昧心钱,导致很多人反对中医。毕竟老中医技术也已有五千年的中医传承下来的,现在我就是担心老中医们最后没传承人了,就要失传了。
之所以要肩负起中医传承的担子,不管遇到任何艰难困苦的局面,都要坚韧不拔的将中医传承下去。现在的中医药教育一定要在大学里才能开始启蒙,那也太晚了。若要想把我们中医好好的传下去,就得从小就要让孩子普及中医知识。从小就学中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比如我们可以把中医文化的发展史、内容、理念、故事写成通俗易懂教科书...让中医传承教育从孩子抓起,从小时候就培养他们兴趣,引导让娃娃从小就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现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和生理卫生课程,意义重大!
这个建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