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6-11 15:51 编辑今生我什么都放弃了,惟独没有放弃你。今生你什么都没放弃,惟独放弃了我。听得入神最悲催的歌曲,就是《送亲》:“把我从梦中惊醒的是迎亲的唢呐。本该迎亲的人,却变成送亲的傻瓜。手里捧着山上的野花,骑着孤独的马。你打开车窗对我说:送到这里吧!”唱腔饱含情感,动人心弦,歌词充满着现实的无奈,让人悲天悯人。
是的,现实有时候真的就是这么的无奈和无助,生活有时候真的叫人痛苦不堪。
也许过于青涩的表白,才使人家不得不按住“pause”键。也许太迟才阅读到闻捷的《苹果树下》: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啊?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
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她说:“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
所以,青涩的岁月,其实不懂爱,也不明白情。
是的,人家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学,经历过三次残酷无情的高考,还没有喘过气来,你就来骚扰。这时机也拿捏得太早了吧。
和她相识,是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高二文科同班,高三差点同桌。
关注她,是缘于高三的一次作文比赛,为她流畅优美的文字所倾慕。那时候,她温柔的微笑、娇小玲珑的身材、曲线有致的青春定格在葱涩的记忆中。
喜欢她,是她第三次高考前夕去潮州旅游。那时候,高考特别难考,文科生更难考,自己复读一年才勉强考上韩师。
在一中复读,他们又成为同班同学。他是生活委员,有一次,她向他交班会费的时候,微笑着,满脸温柔,眼睛里藏着一泓清泉,只说一句话:“这是我的班会费”,然后转身就走,一袭飘飘长发,拂过他的脸颊,芬香扑鼻。望着曼妙的身影,久久没有回过神来。这个镜头,任由岁月的磨洗,都无法抹去。
一中复读班108人,如此恶劣的环境,他常常逃课,躲在宿舍自学。后来干脆逃回高中的母校。她说:幸亏你走了,才考得上。
他考上了,她还是落榜。她又复读一年。第三次高考前夕,她和妹妹、另外两个女同学去潮州散心。他和另一个同读韩师的女同学一路陪同。经历快要三次高考的人,心情郁闷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马云,相信在经过三次高考后,心情肯定是郁郁寡欢的。在韩词,他问她:今年考上应该没有问题了。她却淡淡地说:顺其自然吧,考不上就不再补习了,打工吧。和一年前的她相比,此时她憔悴多了。然后在韩词,五位同学在韩文公画像前合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张合影他一直珍藏在他身边,不管去到哪里,他都带在身边,至今还珍藏在他的笔记簿里面。
潮州游后,送别她们一行四人。他站在湘子桥头,目送远去的人,心里在祈祷:但愿她今年考上大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时候的心境,也许和李白一样,把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自然景物之中,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情感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暑假的时候,听说她高考入围,还被汕头大学录取,很高兴,约几个高中同学去“古沟”她家,可惜,当时她人在惠州。记得当年她的母亲很热情招待他们几个同学。
过了暑假,她,人刚去汕大,他的信也到达汕大。通了几回信后,她约他去汕大。他骑着自行车,带着一种欣喜若狂的心情从韩师赶去汕大。她热情招待他,还去找一个男生帮他解决当晚住宿问题。第二天,她带他游览汕大校园。一座当年全国最漂亮的大学校园让他这个土八路惊讶不已。归途的时候,她说:我们不合适。理由是高度不相配:我这么矮小,你那么高大,走在一起,太滑稽了。听完她的陈述,只见朗朗晴天顿时黯淡下来,心情也随之低落到谷底,他不知道当时是如何回到韩师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路上,他洒下了泪花和汗水。
也许,一个简单的拒绝理由,他居然信以为真,加上他的大学生活很短暂,是速成的两年制大专。很快,他忙于实习、找工作,毕业后忙于搵食,忙于谋稻梁,和她失去联系,甚至杳无音讯。如果当时继续坚持,写信、联系,再写信、再联系,也许,会象诗人闻捷的《在苹果树下》所说的那样: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这是一种最美好的结局。可惜,小伙子没有耐心等待,轻信一个谎言借口,就失去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东西。
只有出现QQ之后,他们才在线上找到对方。十几年杳无音讯,他们一下子就聊得火热,但都保持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用她的一句话来说“互不打扰”!不过还是见了一面。
他们见面在上岛咖啡。她端庄、大气,一袭白领丽人工作装,满头青丝,配上金丝眼镜,让他读到了《爱莲说》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内涵,他拴住心猿意马,心如止水,那一刻,终于把她定格在红蓝知己的位置。那次见面,没有牵手,更没有拥抱。
过后,他问她:如果在上岛咖啡单间,抱她、吻她,她生气吗?她说:应该会,而且,这朋友也做不成。
六一儿童节,在5月28日他写一篇《永远的六一节》,故意把时间写成5月31日,她看到了,主动对他说:勤奋的你总是走在时间的前面!这个错误的时间,让他们又联系上了。
他去她的空间,欣赏她的相集,把其中三张她很漂亮的照片复制在他的空间相集。她半是严肃半是撒娇说:不经本人同意,怎么偷起本人相片啊!太美了,才偷。当年如果敢偷人就好。人还能偷的吗?她柔声细语得让人心疼。
有一次午饭后,她说她在她公司走廊散步,还拍个照。他问公司的名字。然后说:找个时间,偷偷去她公司偷人。她好像生气了,但不动声色,只是说话少了。不过她还是挺关注他的:以后你呀,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过多泄漏个人隐私,免得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一日三餐,按时上班,有空晨运跑步,周末自己开车,有时候回娘家,有时候去婆家。有空读书品茶,和闺蜜游山玩水。她说:都是半百的人了,不要再折腾了。
没办法许她未来,也没办法参与她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能做的只有放手。只有放手,才不会成为彼此的牵绊;只有放手,余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纵然心痛到艰于呼吸视听,还是微笑着让她自由飞翔。
因为她,才懂得了爱情;因为她,才有了值得回味的从前;因为她,孤寂也是一种美。深爱过的人,放手容易,放下难,甚至永远也学不会放下。学不会放下,并非抵死纠结,而是将她放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不惊扰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只一个人偶尔想念,无论甜蜜忧伤,都一个人独自品尝。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5_14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