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议政达人”陈粤海谈我市一季度经济增长
https://v.qq.com/x/page/f3078h72b24.html市政协委员陈粤海,长期关注我市发展动态,对诸多领域的问题持有广泛的观察和独到的思考,热情建言献策。近日,记者走近这位“议政达人”、“明星委员”,就我市第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情况,倾听了他的点评与展望——
记者:继2019年我市GDP总量首次跨入全国地级市“千亿俱乐部”之后,我市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9%。你是如何通过这些数据观察汕尾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的?
陈粤海:我市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9%,不仅仅是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唯一正增长的地级市,全省第一,也在全国26个正增长的地级市中增幅并列第九名。像汕尾这样的沿海城市实现正增长的并不多,经济增长为正的城市多来自内陆,我市和广西的钦州市成为沿海地区仅有的两个正增长地级市,而且我市GDP总量还首次力压河源、潮州、云浮三市,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同时可以看到的是,汕尾市全社会用电量一季度累计12.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0%,增速也居全省第一。这充分表明,我市GDP增长是深具含金量,绝对不是数字游戏。
逆势翻红,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科学预判、主动作为。现任党政主官虽然是在防控新冠肺炎前夕才双双履新,但防控新冠肺炎时高瞻远瞩,果断进入角色,高起点担当作为,整体表现可圈可点,无论是未雨绸缪全力防范新冠疫情到实施封闭管理,还是及时启动复工复产,“抢时”又“抢人”,都体现出市委市政府的果敢与远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充分利用大数据创新工作方式,“粤省事”的“车辆通行登记”和“粤康码”都是在汕尾市首次使用,与时间赛跑,率先拉开春序幕,矢志奋夺开门红,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全市复工率近100%,今年第一季度投资231亿元的62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一季度中全市投资延续高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7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增长了4.6%。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为突出,增长38.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9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光电子器件增长76.5%、液晶显示模组增长28.4%、印制电路板10.5%,推进了自身工业战略布局,发展了相关产业集群,复工复产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成绩的背后是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是全市干部群众求变的迫切要求。开局良好,理想逐步变成现实,这里面,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是哪些好机制起了保障作用?
陈粤海:在汕尾这样经济长期欠发达、营商环境欠佳的地区,又当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全国各地都面临着严峻的“定力考验”的关头,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所表现的担当和作为相当不易,推出的举措也领一时之风。新的党政主官到任仅数月,但他们理念上对接高标、行动上精准施策、成效上严格督察的施政格局,给各级干部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直面问题的凌厉工作态势让干部更加明确了导向,明责任、务本分、强落实、出成效更加成为自觉。在优化汕尾营商环境中,市委市政府倡导各级公务员努力当好企业、创业者和市民的“金牌店小二”,为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五星级服务”。我们看到,“店小二”的提法不仅已是广为人知的热词,其精神取向正逐渐渗入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的心中,落实到“事不过夜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五星级服务员”的行动上,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市民服务、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落地生根,开启了汕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蝶变模式”。广大干部也从更快的工作节奏和更高效的行动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景、看到了未来。特别是第一季度的开门红为全年满堂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干部们更有了奔头、有了目标。良好开局新气象,相信能够推动汕尾发展更上层楼。
嘉宾名片
陈粤海,汕尾海事局工会主席,海事三级监督长,汕尾市政协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民革汕尾市总支部副主委。毕业于广州航海学院航海系,先后获“感动汕尾十大人物”提名、广东省优秀驻村干部和广州亚运会海事先进个人称号。政协委员履职13年来,每年都荣获市政协的优秀提案表彰。《综合治理品清湖刻不容缓》、《将汕尾渔港迁至马宫街道》、《建设市区跨海景观大桥》、《关于制定取缔市区三轮车的建议》、《利用港口资源,发展临港工业》、《打造品清湖4A级景区的建议》等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和采纳,被《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转载,在市民中引起广泛反响。
来源:汕尾日报新媒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