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是综合性教育,各科不要割裂
都说隔行如隔山。用在基础教育上,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汕尾基础教育,各学科知识就是严重割裂,无法贯通。当前教育中各个学科之间相对孤立,比如对于历史,地理和语文学科孤立,对于数学,物理和化学之间的学科孤立等。由于学科的孤立和文理分家,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知识积累,不能真正得到理工科知识和文学知识的共同发展。
特别是很多学理科的学生,对于人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内容的大量欠缺。课外阅读少,在学习任务重,压得紧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太可能有太多的课外阅读时间。
比如我们学一篇古文,你要真正读懂这篇文章绝对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去了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候的历史大背景是如何的,如果文章里面还涉及到大量地名,你还需要结合地理位置和地理常识进一步去理解,否则一篇文章你很难真正学好,但是实际上我们大部分老师上课都是简单的讲解释义而已。
对于当前数学教育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基础的数学,还是现在的奥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引入了当前高中或者成人教育中的刷题模式,去靠大量做题来提升能力,而不是真正去教会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培养一种数学思维方法。
我们经常看到有中小学奥数课堂的自媒体讲奥数,大家看多了就会发现一个关键点,即一上来就是说遇到这种题要用什么分配法,要在哪里划条辅助线。而真实数学思维的关键是你如何想到要用这个方法,而不是用这个方法解题的过程。对于你如何能想到这个方法?基本没有老师能讲清楚,难道仅仅是做过见过的题目多吗?
同时我们也看到对数学的学习,教你数学的老师绝对不会去跟你讲数学发展史,但是你会发现数学发展史是如此的有趣,你也会更加懂得数学思维从古到今是一步步如何形成的。
最初我们只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似亚里士多德是自然科学集大成者,是多个学科的专家,自然也更加懂得各个学科是如何贯通。牛顿不仅是天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个大数学家,复杂难以理解的物理现场或问题,最终还得通过数学公式来解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