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为什么又能第一
近日,全省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调度会传来好消息,汕尾市2020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5,名列全省第一。今年1-6月,我市空气质量六项基本指标全面达标,其中PM2.5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0%,臭氧8小时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9%;优良天数比例98.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我市空气质量已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汕尾为什么又能第一呢?首先是领导重视,决策正确。市始终把污染防治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高位推进,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3月,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第一总指挥、市委书记张晓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总指挥、市长逯峰签发全市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1号令;4月,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部署污染防治攻坚工作;5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亲临污染攻坚战一线指挥、调研治污工作。分管的市领导常务副市长,亲自挂帅,每月一调度,协调推动重点攻坚任务落实落细。
其次,科技助力精准治气,智慧治污监管。为保持我市空气质量全省领跑地位,我市坚持多措并举,精细化管控大气污染源,科技助力精准治气,推行多平台智慧治污监管。今年3月,我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正式投入运行,3套全激光型机动车尾气固定水平式遥感监测系统及1套全激光型车载移动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仅需0.7秒就能完成一辆正常行驶中的汽车的排气状况检测,检测效率高,并能够反映车辆在实际行驶中的排放状况,信息采集后通过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信息联网平台接入省平台系统。同时,积极探索精准治气新模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移动走航监测,依托大数据高效监测、全面解决我市监测面临的难题,进一步提升全市大气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即时化水平,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第三,加强服务与指导,推进工业源污染物减排。5月开始,全面开展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达标排放“百日服务行动”。对全市8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综合整治、120家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15家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的入户检查、超标柴油车的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全面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环境和锅炉综合整治工作,督促辖区机动车维修企业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依法依规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淘汰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41台,完成省下达我市203台生物质锅炉整治任务。
第四,依法治污,严控扬尘污染无组织排放。我市从保护优先、源头治理的角度出发,率先着手开展扬尘污染防治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助力污染防治攻坚。同时,督促建设项目参建单位落实“六个100%”。通过帮扶、通报等举措,推动督促整改,把扬尘污染防控责任落到实处。
不过一个形容词罢了! 其实也就是多了一个形容词,这就跟“颜值第一小仙女”“气质第一雅雅子”“美貌第一静静子”“气场第一琪琪子”等形容词同一个道理!
这几年,除了改名字和增加形容词之外,没啥实际点的东西! 呵呵!
就像海丽大道改名为“汕尾大道北”,深莞惠+汕尾河源C5经济圈改名为“深圳都市圈”一样,除了改名之外,没有其他变化。
这几年真的是特别热衷于改名,但关于民间特别火热的“把汕尾市改名为海陆丰市”却迟迟不通过,而别的改名却特别热衷,特别声势浩大。请问,这么做,有啥实际?
还不如说,修了哪几条路,建了哪几所学校或者医院来得实际些。
民众关心的是,断头路能不能修好,沙石路能不能变水泥路,物价有没有下降,而结果每天看到的新闻却只有某某地被称为“什么副中心”或者“什么第一名”或者“什么最厉害”等等形容词或者改个名字。
怪不得近几年,优秀人才流失得更严重了!
也怪不得近几年,大家都在说网络论坛全是水帖了! 希望汕尾在张晓强同志带领下,各项事业都能争第一。 汕尾做的很不错{:5_14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