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发展的希望大吗
汕尾的“尾”,这个由市名附着的称号,曾经如胎记般挥之不去,闹得汕尾人曾经上网讨论改市名。汕尾,一个本不应该落后的地方,却真实的落后着。按道理,汕尾发展经济的条件不可谓不好:有海岸线,有港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临海的小片平原可供发展工业区,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距离香港和深圳都很近,有区位优势;汕尾人也很会做生意,深圳市农产品市场几乎都是潮汕人和海陆丰人的天下,奇怪的是汕尾本地经济却发展异常缓慢,基层矛盾激化,社会接近崩裂。汕尾的落后,自然引起中央、省委的高度重视。记得1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非常关注汕尾的发展,接任的胡春华、李希也是非常重视汕尾的发展。汕尾坚定地实施“弯道超车”战略,一举甩掉了人均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的尾巴,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五位,其中,GDP比上年增长16.3%,列全省第二。国地两税、居民收入、工业用电量、高中入学率等指标增幅更居全省首位。从2009年开始,汕尾终于“砍尾”成功。2010年汕尾开始冲上去!
形势发展越来越有利于汕尾,汕尾因势利导,大力兴建公路、铁路,改变长期以来汕尾交通落后闭塞的局面。厦深高铁、深汕高铁、广汕高铁和京九铁路汕尾支线等多条高速铁路开通了,深汕高速、深汕西高速和天汕高速多条高速公路开通了。与此同时,汕尾市与深圳、惠州三地还构建深惠汕海上旅游交通航线,以旅游码头为基点形成海上旅游交通航线基地。四通八达的交通,为汕尾融入珠三角核心区,加快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汕合作区来了,汕尾把特区引进到家门口,借助深圳的雄厚力量,给汕尾建设注入了强心剂。深汕合作区在短短几年内,就形成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
粤港澳大湾区来了,汕尾充分利用大湾区常规工业项目外溢的机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此战略布局形成全新的大开放格局,吸引更多人口、资金进入,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汕尾经济发展立竿见影。根据2019年广东各市GDP数据,汕尾市GDP总额为1080.3亿元,名义增速17.38%,名列广东省21个地市第一位。汕尾不但甩开云浮,也甩开河源,逼近潮州。
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下,各地都出现负增长。汕尾在危机之中抢抓机遇,危中见机、化危为机,抢抓新产业新机遇、新业态新机遇、新政策新机遇、新动能新机遇,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积极发展线上经济、网上消费,扩大内需消费,拓展新兴市场;用好用活政策,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三轮驱动”,激发新活力实现新发展。发扬“店小二”精神,着力打造“四个一流”最优营商环境,用最好的服务、最佳的环境支持所有企业在汕创业兴业、发展壮大。汕尾却逆势增长。
7月21日发布的《汕尾市2020年第二季度亮牌考核结果》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汕尾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一。此前第一季度,汕尾是全省唯一GDP正增长城市。二季度汕尾GDP增速蝉联全省第一!此外,2020年第二季度汕尾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以及进出口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三。按照这个发展态势,汕尾在2020年底,CDP有望超越潮州、梅州。
现在,汕尾正在按照省委赋予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新定位新要求,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把更多资源、更多精力、更多政策聚焦到生产力培育上来,发展壮大多层次市场主体,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弯道超车”“变道超车”。汕尾发展具有区位、政策、资源等多方面比较优势,完全有信心,抓住机遇,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希望还是大的{:5_142:} 现在天天都在改名字,海丽大道改名字了,还有挂了好多形容词,比如增速第一,空气第一,等。
可是老百姓们最渴望的把汕尾市改名为“海陆丰市”的这个改名字,却从来没被考虑过。
先说一下,我不在乎改不改这个名字。我只是说,其他人们很渴望,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那么多。 15441 发表于 2020-7-28 21:25
现在天天都在改名字,海丽大道改名字了,还有挂了好多形容词,比如增速第一,空气第一,等。
可是老百姓们 ...
说明汕尾发展快{:4_1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