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止是高考
高考放榜后,考得不好的学子心灰意冷,特别是复读的学子,辛辛苦苦再复读一年,今年高考成绩和去年差不多,甚者更差。而看着考得好的同学,意气风发,激扬青春,自卑感油然而生,还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有人还感觉到人生如梦。
其实,人生不只是高考,除了高考,我们还有其他的生活。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高考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就不成功。
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通过成功的道路也有千万条,高考不是人生成败的唯一赌注。虽然高考榜是看分数,但人生未必只看分数,更多的是担当、责任、毅力、勇气。身心健康、手脑并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每一届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个晚上,老师们也都会辗转反侧。因为每一届高考,都会有一些“失意者”。之所以不叫失败者,是因为我们认为高考没有失败者,每得到的一分都是他们辛辛苦苦学来的。
失意,是因为不甘,是因为遗憾,是因为达不到心中的目标。那种打击,是巨大的,是钻心的,那种感觉是复杂的,是令人沮丧的。作为全程见证了他们的努力和懈怠的老师,感同身受。
高考成绩不好,也要感谢高考,请记住高考,你可以失意,但不可失忆。高考是人生大考,大考之下,你的努力和懈怠都会摆在纸面上。你的学习方法,你的考试技能,你的意志力,你的临场处理能力,你的运气,都被分数客观呈现。
高考是人生大考,还好,它不是最后一次大考。所以请你记住自己的“失意”,记住你所谓“失败”的感觉。然后勇敢面对,理性分析自己的得与失,制订下一步计划。
人生的各种大考会接踵而至,你做好准备了吗?你会比这一次做得好吗?你会继续“失意”下去还是从此崛起?一切看你自己。如果做好了,高考就有价值了。
勇敢起来,去吧,失败是成功之母,去承受痛苦,承担责任。苦心志劳筋骨,才堪大任!只要自己做好一切,不急功近利,想要的一切,自然而然会走到面前。梦幻终究会成真!马云不也复读两年,第三次高考才勉强考上吗? 减负,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德国的双轨制,让职业教育占比能达到七成到八成之间。
还可以让学生朝九晚三,免晚自习,即上午九点半开学,下午三点半放学,取消晚自习。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学制改革,方案如下:
小学四年级之后参加小升初考试,然后定下初中学校,但小学五六年级仍在原来的小学读,只不过小升初提前两年。
小学五六年级这两年称为“初中预科”,学习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美音体和烹饪+编程共14门课。
这些科目都要进行月考,但不是升学考试的依据,而是作为学生测试自己更擅长什么科目的依据。
初一升学时,进行选科,从14门课里边选出自己更擅长的10门课,即淘汰掉4门科目,甚至可以淘汰语数英。
初二升学时,再从10门里选出8门,即淘汰掉2门科目。
初三升学时,再从8门里选出7门,即淘汰掉1门科目。
这样子,孩子们越往上读,科目越少,精力越集中在自己擅长的科目里,对他们来说,学习压力自然就减少了。
初三之后,进行中考,高中分两种,普高和职高,这里的比例要修改为“职高占比七成到八成之间”,让更多人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而不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接下来谈谈普高——
高一升学,要从7门里选出6门,即又淘汰1门科目。
高二升学,再从6门里选出5门。
高三升学,再从5门里选出4门。
最后就只有4门要参加高考,每门100分,共400分满分。
我觉得这才是有效减负的方案,即学得越深入,需要学习的科目越少,精力能更集中在擅长的学科上。 15441 发表于 2020-7-27 21:48
减负,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德国的双轨制,让职业教育占比能达到七成到八成之间。
还可以让学生朝九晚三 ...
是。说得好。给力{:4_1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