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报名“爆冷”
近些年来,不少老师因为体罚学生被家长投诉,并且要求开除公职的;还有老师发表不当言论,被取消教师资格的;还有老师因为不满学生送花公然谩骂,事件发酵后被下课的。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地位高待遇好,人人都争抢的铁饭碗,为什么到现在越来越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开除的风险呢?
我们把时间推20年前,很少有听说老师被开除的,并不是说老师在那个时候不会犯错误。就拿体罚来说事,上课开小差被老师拿粉笔头黑板擦掷投的是家常便饭;作业不认真被罚抄写50遍100遍几乎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经历;还有上学迟到早退被罚打扫卫生一周或一个月也是时有发生;甚至遇到脾气暴躁的老师被打得流鼻血也偶有发生。
按理说这都是师德问题,可那时的家长并不会计较,更不会投诉老师,反而不少家长认为这么严厉的老师是负责任的好老师。
可现在呢?把师德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孩子被老师骂几句打几下罚抄作业等,就有家长跳出来评理、投诉,更有甚者誓不把老师的饭碗踹掉不罢休。教育行政部门为了给家长交代,对老师处理都是雷厉风行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有违师德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老师都不能侥幸。
曾经的铁饭碗再也不稳了,开除老师越来越容易的原因大体以下几种:
1.县管校聘
自从采用县管校聘后,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由县级政府统一管理,也就是教师不仅被校长管,还要被县领导管,参与领导的人多了意见很难统一,更何况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不可能长期保持上下级关系,也不可能长期在某学校工作。这样实行后,教师不仅要业务能力强有竞争 力,还要把精力投入到更多的人情世故中。
县管校聘,如果聘任不上的就等于是自动离职,和开除也没什么区别。师德一票否决制中,如果发现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体罚学生坐实等,轻则降级处理,严重的可能被开除公职。
2.惩戒权
有人呼吁:把惩戒权还给老师!当今的老师再也不像以前在学生面前是权威的象征在家长面前有尊严,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老师活得像孙子,要承担传道授业的责任,但没有管理学生的实权。师德就像达摩克利斯头上的剑,对学生严厉了责罚学生了等随时可能被处分。不管是学校还是县领导,对老师犯下的错采取零容忍。
学生打老师,可能只是简单地批评教育,但老师打学生,严重的被开除。在师生关系上,老师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怎么处理就怎么接受,除非你辞职不干了。社会老师的要求也上升到了至高无上的标准,甚至连改错的机会都不给他们。错了就必须承担后果,无论多么严重。
说白了,老师没有惩戒权,家长不尊师重道,但仍要求教师鞠躬尽瘁把孩子教好。没有惩戒权的老师,就像教育部三申五令发布的不许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禁令一样,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而无法具体落实下去。这一点,着实让人左右为难。
3.网络带来负面影响
网络发达的好处比比皆是,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同忽视。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师德师风远不如以前,老师虐待学生,收红包,收礼物,有偿补课,向家长索取好处等,这些不正之风存在,但绝对是极少数个别现象。但经过有心之人恶意宣传网络传播后,搞得人心惶惶,家长还以为是普遍现象,生怕不给老师送礼孩子就会得到不公待遇。其实,很多时候,送礼之风是家长对老师有所期待,一旦有落差后又到处说老师的不是,这又是何苦来着?
近年来,教育系统为了提升老师整体形象整顿师德师风也是很大运作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而且执行及时非常到位,从不拖沓。
除发达地区的老师外,大多数地区老师的待遇和地位都跟不上经济发展脚步,而世人对老师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教师这个职业还是不是以前那样人人想要的香饽饽呢?看看公费师范生报名“爆冷”结果就知道答案了。 你确定教育系统是为了提升老师整体形象才整顿师风师德?
难道你没听说过一个词,叫做“社会维稳”?
为了缓解家长们引起的社会矛盾,维持稳定?
反正,公费师范生报名“爆冷”,以后就会出现老师缺层断代,到时候,可能需要开发一批机器人来教书,他们只需要充电,不需要养家糊口,不需要发工资,多省事?!
这些都不是最严峻的问题!
最严峻的问题应该是家长关系紧张!
孩子成绩退步了或者考不好,家长会跑来学校进行“校闹”。家长们会去骂老师,甚至打老师,严重的还会组织一群黑社会等老师下班后围殴。
老师成了高危职业,却非常低薪!
这里要记住,高薪的只不过是高级职称的老师罢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老师们都很穷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