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云 发表于 2020-8-26 11:23:39

贫困人如何摆脱精神贫困

如何摆脱精神贫困,使农村群众的精神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取得同样的进步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要有长远打算,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那么,如何才能一步步缓解农村群众的相对精神贫困?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消除相对精神贫困应以转变传统生活模式作为突破口。而经济体制的变革与重组,是新生活模式形成的根本力量。随着改革开放和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生产力作为精神脱贫的强大推动力表现得尤为明显。贫困地区小农经济等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思想和新生活模式逐渐形成,为精神脱贫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其次,践行“德育”,知行统一。随着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精准扶贫的开展,加强教育应由“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具体而言,就是确保学校“道德教育课”的有效上课时间;在社会上通过社会实践课来践行道德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让青少年“德、智”高质量且全面的发展,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防止相对精神贫困观念代际传递,生生不息。



  再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农村群众文化娱乐选择多样化,从而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摆脱相对精神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对于通过脱贫政策走向富裕的乡村群众,新的一年应该精准定位、精神脱贫、开拓视野,重新铸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勇做追梦人、心怀梦想、奋力追梦!

流山 发表于 2020-8-27 23:42:54

很多人很空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贫困人如何摆脱精神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