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才能生生不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经验显示,变乱经常是由于自以为国泰民安造成的,因此在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大乱的不期而遇。因此,越是繁荣稳定的时候,越要看到自身存在的的问题,越要增强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历史的治乱规律是“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一时天下大治,但因穷奢极欲、搜刮民财而随之天下大乱,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变成一片焦土。汉朝经历“文景之新治”、汉武帝称雄后由盛转衰,最终陷入烽火四起、三国纷争。“开元盛世”时期的唐明皇在统治后期也转为昏庸、喜好女色、怠于政事,朝中奸臣当道、贿赂成风,可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史称“侈心一萌,邪道并进”。乾隆后期,官无不贪、吏无不恶,统治阶层过着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生活,最终为清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为什么马克思称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奇异的悲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统治者陶醉于一时的繁荣稳定,丧失了忧患意识,对国家面临的内外风险视而不见,最终导致盛极而衰。
现在,西方在“路口”,中国在“路上”,国际上的“乱”和我们的“治”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越是在“治”的时候,越要看到“乱”的隐患。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文明的消亡皆因自杀而非他杀。”《红楼梦》里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说过一番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外部进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出现问题。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在新时代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将居安思危、敬终如始、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大无畏气概,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明天。
对。一个人也是这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