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俄合作值得更多掌声和赞许
2019年6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两位深交已久的大国领袖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理性务实地经营中俄关系至关重要,新时代的中俄合作理应获得更多掌声和赞许。姑且不论中俄并肩而立在政治、军事上的巨大意义,即便单从经济上看,中俄合作同样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2018、201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连续两年破10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两国贸易额相较去年同期下降5.6%,但在三个领域实现了逆势增长,分别是能源、农业和跨境电商。
先说能源,中俄能源贸易能在全球经济低迷情况下实现增长,原因在于两国间石油和天然气长期合同,且油气管道运输不受大规模停工停产影响。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在书中谈及我国石油进口的尴尬之处:
“2016年我国进口原油3.8亿吨,只有中俄、中哈、中缅三条陆上管道,而中缅管道仍是转运从海上来的中东原油,所以真正陆上来的只有中俄、中哈两条管道,管道进口量仅占全部原油进口量的10%左右,其余全部要从海上运输……”
2011年中俄原油管道开始试运营,之后中俄原油贸易不断发展,现在自俄输华的管道油拥有每年4000万吨稳定“流水”,中俄石油合作的战略意义可见一斑。
除了石油,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同样紧俏。在中美贸易摩擦白热化的2018年10月,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曾发表文章《为什么中国很快会后悔对美国天然气征收关税》,文章大意是:由于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巨大,所以美国可以为所欲为,而中国只能干瞪眼。
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计划在2025年达到满输,每年自俄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什么是能源安全?这就是能源安全。
再说农业,同俄罗斯的农业合作与我国粮食安全密不可分。因为各种原因,即便我国农业连年丰产,粮食缺口仍在扩大。但是,粮食问题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粮食武器”已成为西方个别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现在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加上美国对华全面脱钩,深化与俄罗斯的农业合作日益迫切。
2019年中俄农副产品贸易额达到54.7亿美元,同比增加5%,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中国成为俄罗斯肉类产品最大出口对象国,销往中国的肉类占到其出口总量的54%以上。正是看到了中俄“农业快车”的潜力,2020年,俄罗斯企业计划向中国出口的面粉产品总量由此前的1万吨大幅提升至8万吨,并计划从2022年开始进一步增加到10万吨。
中俄农业合作的意义不仅体现为宽泛的“粮食安全”,它还丰富了我们的货架,让居民在挑选食品时有更多物美价廉的选择,农业领域的从业者更是能切身感受到其中利好。某牧业企业高管如是谈到:
“自去年9月开始,中俄之间达成了针对豆粕、甜菜粕、葵花籽粕、菜籽粕以及全境大豆的贸易协定,这对中俄农业贸易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我们公司是做奶牛养殖起家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饲料,这部分成本占了主营收入的60-70%,其中部分饲料又以进口为主,所以找到稳定、可靠、性价比足够高的进口来源意义重大。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们就陆续进口了俄罗斯的甜菜粕、葵花籽粕。俄罗斯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我国的巨大需求进行有效补充。”
最后来看跨境电商。要问如何在后疫情时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贸往来,跨境电商当仁不让。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是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中国商品互联网平台,根据盖达尔研究所智库的数据,2018年在送往俄罗斯的2.9亿包裹中,来自中国的包裹约占90%。同年,全球速卖通占据了3160亿卢布市场70%的市场份额。
2019年速卖通平台上的俄罗斯商店数量增加了将近100倍,达到1万个左右。此外,在俄罗斯新年假期期间,俄罗斯买家在速卖通上共建立了900多万份订单,发起超过1400万个搜索查询,其中有70%左右的购物搜索来自电子产品、儿童产品和服装类目。在不久前的“6·18”活动期间,300万俄罗斯消费者在一周时间内共在平台消费73亿卢布,是去年同期的1.6倍,展现了跨境电商的强劲活力。
立足当下,必须承认,新时代中俄合作的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它既是政治的、军事的,又是经济的、民生的。中俄合作需要鞭策,也需要掌声;需要批评,也值得赞许。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