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山 发表于 2020-9-8 23:11:20

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有些东西,不是学得越多越好,相反,学少学精更好。有道是,大勇之人,运理约而理常通;小勇之人,用力劳而力常竭。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

但是,我们不少人,却往往贪多求全,今天学习一个内容,明天试验另一个内容。由于脑力有限或由于方法不得力,总是疲劳无所得。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学武术气功吧,不专心练一个门派,不专注学习某一个人。总是贪多求大。学祖传的,学老师的,学师兄的,学学生家长的。南拳也学,北腿也学。少林也学,翻子拳也学,松溪内家拳也学,八卦掌也学,梅花拳也学,意拳也学,军体拳也学,捕俘拳也学,太极也学。气功学得更多,少林气功、武当气功、峨眉气功,还有什么大雁气功,郭新林气功,八段锦,易筋经,童子功。凡是流行的功法,传统也好,新功也罢,都学习。

我就没有学习中华养生益智功,因为我看不起张宏堡,也没有学习严新气功,同样原因也是看不起严新,甚至连海灯法师也看不起。他们的气功都没有去学习。

理由是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把他们的气功吹得神乎其乎,神力无限,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上天入地,唤风唤雨。

大浪淘沙。我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的,不外是几套少林拳、捕俘拳、24式太极拳、洪拳和松溪内家拳。气功主要练洪氏天人合一功。现在在意拳思想的指导下,练功习武的招式更少,甚至无招胜有招。

全凭心意练功夫。走路,爬山,上楼梯,进厕所都可以拆招一下,甚至在电脑前,还可以练一练桥手。

以前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用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学习那么多的内容。所以少年学艺,要有名师指导,就可以直奔主题,减少环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所以,学习技术,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地在某个领域深究下去,绝不能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如果自己智力有限,宁少勿滥,所以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易经说:力小不负重,知小不谋大。

即使自己天资聪颖,也不要面面俱到,否则会顾此失彼。不要同时追两只兔子,追两只兔子的结果是什么兔子都追不到,两手空空;不要两个拳头同时出击,两个拳头出击,就有可能暴露出胸膛,使心脏在敌人的拳头之下。

专业吃香,通才吃穷。有的人,什么都懂一点,但实际上,什么都不懂。隔行如隔山。生活中很多事情如练武:越专越深,越深越专。南拳我只练洪拳,洪拳我主练铁线拳。其他再优秀的武术,都不学了。

守道义 发表于 2020-9-11 12:25:44

心得体会,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