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请把热情好客转变成为时尚节约
本帖最后由 流山 于 2020-10-6 15:48 编辑坦率地承认,汕尾人热情好客,举世闻名。来了两个客人,起码要准备四个人的饭菜来招待,宁愿吃得剩下满桌都是肉菜,也不愿意留下“吝啬”名字。
热情好客固然有古道热肠的一面,但在节约成为时尚的今日,则有一些不合时宜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文明用餐,节俭惜福”“适度点餐,拒绝浪费”……
“十一”期间,从店铺里的精美海报,到网络上的温馨提示,类似标语在汕尾随处可见。人们在享受美食之时,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全社会消费热情涌动,但鼓励消费绝不等于鼓励浪费。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商家推出“小份菜”套餐后,销量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因为分量合适、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回头客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厉行节约与扩大内需并不矛盾,反对浪费恰恰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小习惯能培养出大文明。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的菜打包带走,自助餐“勤拿少取”,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切实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就能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让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更坚实的支撑。
粮食并不是用之不竭的商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现在我们的农业不像过去那样辛苦了,日益机械化、信息化,但地力有限,物力恒艰,我们无法无限制地种植农作物,更何况,广大亚非拉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比比皆是,所以,我们需要节约食品,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有道理。给力{:5_14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