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山 发表于 2020-10-5 23:01:21

汕尾教师应试绝招:和别科抢时间

虽然上课铃已经打响了,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奋笔疾书,他们在做数学题,在做物理题,在做化学题,在做…… 对于上课的铃声甚至完全没有听见,亦或只是装作没有听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这样一节课都在忙碌着完成这些练习和作业。

这是当下汕尾文科老师课堂上特别常见的情形,也是文科老师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必须承认,这种情形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因为相比于文科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而言,完成那些理科的练习,更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感,更为实实在在,但文科的学习则很难如此。

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形怎么办?要比好勇斗狠吗?看看谁布置的作业更多,看看谁更严厉,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争取”过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把学生的时间抢占过来。

但这样做真的有用吗?可能用处并不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成了哪个老师更狠一些,就先完成哪个老师的作业,哪个老师稍微松一些,就拖延哪个学科的学习。

短期看,似乎某一学科因为老师要求更狠一些,学生花费的时间更多一些,这个学科占了便宜。但长期来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兴趣,一旦强制性的外力撤除,持续性学习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如果无用,甚至适得其反,那我们该怎么办?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自己说自己的瓜好吃,很多时候总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事实上,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少了哪一面都不行。稍稍放开视界,你就不难发现,很多高端论坛,科学家、艺术家、人文学者等,都在反复论及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如果学生从小在认知上就把学科与学科对立起来,把学科与学科的学习割裂开来,就很难学得更好,将来也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把这样的道理对学生讲,其实我更想把这样的道理对我的同行讲。因为这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的大问题。

唐代诗人杨敬之在《赠项斯》一诗中说:“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不同学科的老师,也应该多聚在一起交流一下,发现彼此学科的价值,也能够“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

把学科之间彼此割裂开来,尤其是完全无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各自学科的短期利益,争抢时间,贬低对方价值的行为,是反教育的行为,必将贻害无穷。

清秀 发表于 2020-10-7 15:48:41

汕尾教师就只有这一招,没有其他什么高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汕尾教师应试绝招:和别科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