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回头 发表于 2020-10-15 10:51:22

特区开到了家门口不等于汕尾就融入深圳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10-15 10:52 编辑

走在汕尾城区最漂亮的主干道海滨大道,随处可见深圳车牌的车辆在街头行驶,甚至不乏豪车擦身而过。这些大都是在深圳打拼发家致富的汕尾人开车回老家探亲。这一现象也体现了汕尾和深圳两座城市之间独特的关系。距离深圳70公里、距离香港80海里,海岸线长度全省第二、背山面海又有着广阔的平原地带提供优质土地,这样的地理布局催生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海陆丰的地理位置起码可以让内地超过一百个市长羡慕不已”。


这种区位优势再加上通过珠三角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发展的战略方向,很自然的就结成了“特区+老区”的搭档组合。


2008年,广东正式开启了“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战略,这也直接催生了深汕之间首个两地共建的产业转移平台——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选址就在汕尾距离深圳最近的海丰县鹅埠镇,规划面积为13.08平方公里。此前只有纺织服装、五金、工艺品生产等专业镇轻工业基础的汕尾,由此迎来了补强工业基础薄弱短板的机会。从这一刻开始,帮汕尾融入珠三角,把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就成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持续发力方向,汕尾也及时响应这一部署,立志要成为“连结粤东与珠三角的桥头堡”。


三年之后,“特区+老区”的搭档组合迎来变化:2011年深汕产业转移工业园升级成为国内首个“飞地经济”的试验田——深汕合作区。深圳还陆续和汕尾共建了4个产业园,整个汕尾“一区两县一市”各一个,深圳下属的坪山、龙岗、罗湖、光明四区则定点对接,比亚迪、威翔航空、海王医药等深圳本地的龙头企业由此给汕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新鲜血液。


2015至2018年底深圳还援建汕尾最急需的医疗和教育资源:2017年5月,由深圳市全款投资16亿建设的三甲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正式奠基动工;即将开工的汕尾第一个本科大学汕尾理工学院也由深圳大学协助筹建。


到了2018年,“特区+老区”的搭档组合更是升级为更高版本。随着2018年年底深汕特别合作区从两地共建变成由深圳主导、正式成为深圳第11区,汕尾人形容这是把“特区直接开到了家门口”,特区和老区的空间距离由从前的70公里大幅压缩到10公里。



201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赴汕尾调研时,勉励汕尾要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立足“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做好沿海产业、生态保护、营商环境三篇文章,推动革命老区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省委省政府对这一组合寄予厚望,“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给汕尾送来了直达珠三角腹地的广汕高铁和深汕高铁,一系列能源基地项目则搭建起了宝贵的重工业发展骨架。


但是,不要忘记,最近的深汕高铁只铺设到深汕区,没有铺设到汕尾火车站。这释放出什么信号呢?不属于深圳的,深圳照样袖手旁观。汕尾不要以为把深汕区让给就以为特区开到家门口了。深圳给汕尾“救急”那么一点钱,前前后后大概100亿吧,但是,深圳从汕尾身上获得岂止是100亿的价值呢?深汕区有四个镇,全部给深圳,四个镇,要值多少钱?翘起脚底指头就可以算出来。所以,汕尾一定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还是要记住《国际歌》那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靠自己。”

普陀寺 发表于 2020-10-15 13:10:42

好文章。深圳给汕尾“救急”那么一点钱,前前后后大概100亿吧,但是,深圳从汕尾身上获得岂止是100亿的价值呢?深圳还要来立牌坊,单独一个红海湾国际物流港,就能给汕尾地方带来上千亿的直接收益,长远看,对汕尾的损失何止万亿!!

劳工时评 发表于 2020-10-15 17:49:40

普陀寺 发表于 2020-10-15 13:10
好文章。深圳给汕尾“救急”那么一点钱,前前后后大概100亿吧,但是,深圳从汕尾身上获得岂止是100亿的价值 ...

同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区开到了家门口不等于汕尾就融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