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能市场化吗?
我们面对的教育最现实的问题是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不信任、互推责任、相互不理解。已然形成一对深刻矛盾影响到正常的教育质量,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不能搞好现代教育,哪怕市场化又如何?我的某个朋友的女儿所在的班里,班干部在师傅的撑腰之下搞起了官僚作风。女儿把事情告诉了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在家长群委婉地提出遏制官僚作风的要求。毕竟小孩子还小,官僚作风不应该污染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说话很客气也很有礼貌,但是师傅第一句话竟然回复:“我从教二十几年没见过你这样的家长!”大家说,师傅这样对的朋友如此有成见,容不得家长提点意见,哪怕只是商量的口吻提意见也不行!我的朋友还能怎么样回敬她的话?还敢解释和答复吗?我的朋友再说下去,女儿在师傅的眼里,会不会就是穿小鞋的对象?果然,第二天早上一上课师傅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的朋友的女儿了,我的朋友是通过女儿的电话手表里的聆听功能(这是华为3代的儿童电话手表里的一个功能,打开APP里面有一个耳朵型的按钮,按下后很快手机会接到孩子的电话手表打进来电话,按接听就能听到孩子那边的环境发出的声音,我们这边说话,那边听不到的也不会出声的)听到了师傅在班里说这事,要求所有同学不要把班里的事跟家长说,同时点名我朋友的女儿,说如果你觉得师傅做得不对,叫你爸爸妈妈来教你,好不好?我朋友的女儿很害怕呀,当然回答不好啦。然后师傅就说,不能再跟家长说班里的事,否则就到外面去罚站……
大家说一说吧,类似这样的事,全国各地还会少吗?这样怎么能让学生家长们与师傅们建立友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现在很多师傅对于学生的事都漠不关心的,什么事都找家长解决。我儿子平时不怎么调皮,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校园里玩耍的时候头不小心撞在公告栏的角上,有点出血。这本来没啥大事,学校有医疗室,有生活老师在场,简单处理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老师很怕负责任呀,赶紧找我的电话号码,打我电话,说我儿子在校园调皮捣蛋自己摔伤了头部,头正在流血,你赶紧过来处理。我一听惊吓一身冷汗,以为出什么大事了。赶紧开着车就往学校赶,这时候在学校隔几条街远的地方经营服装店的我老婆也接到老师的电话,把店门都关了,也赶紧去学校。我到了后看到孩子只是一点皮外伤,我连忙感谢生活老师帮忙给我儿子处理破皮的问题后,叫孩子赶紧回教室上课去。打我电话的是儿子的班主任,她说不要上课了,回去休息。我说,不怕,这点小伤还用不着休息,孩子没那么金贵也不能太溺爱他了,让他回去上课。
多大点事呀?在电话里说的好像世界末日那样,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教书育人之人连基本事实都陈述不明白?这不可能呀!所以只有一种解释,怕负责任。因为外头关于家长闹学校骂老师的事太多了,人心不可测,不得不防。这就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度全无的表现。
儿子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与一个女同学在玩耍追逐,那个女同学的头不小心被教室后门夹了一下,这是我儿子不小心关门的时候夹到的。老师把我和那个女同学的家长都叫到学校去协商处理了,反正就是你们两家的事,别牵扯到我们老师来,老师没责任。我到了学校后,那个女同学的家长早就到了,看到我来了,第一句话就叫我别打我儿子,怕孩子受惊吓,他们夫妻两人检查过小女孩的情况了,根本就没啥事,老师小题大做了,打电话说的很严重,把他们给吓一大跳。来了才知道,这根本就是小事罢了。
我跟对方家长握握手,说了几句道歉的话,这事就这样解决了,我儿子也对小女孩道了歉。这点小事老师都不敢处理而且怕担责,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了。所以我说,我实在难以信任这样的老师。很多老师把自己的教书工作当成工厂里打工的普通工人的工作来干,上课时间像流水线生产那样,在工作的时间里按教学大纲完成“生产”任务,每天是“无惊无险,又到五点”的做着事。教育该这样吗?市场化的话,这种现象岂不更明显?
“九一八”纪念日老师有讲解那段历史吗?课本里关于历史的课程,老师有讲解一点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吗?比如赤壁之战;九月九日重阳节,老师也没有告诉孩子们重阳节是什么节日,端午节、中秋节这些就只是宣布放假,孩子们中很多人不知道为何放假,节日何来。因为老师都不说的。
总之,老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不信任、难理解、推责任……就是我国教育的当前尖锐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妥善处理,我们得教育市场化与否都难以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