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平
袁国平(1906—1941),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后率部到海陆丰;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党委书记、湘鄂赣特委代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袁国平,原名袁裕,字醉涵。1906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邵东县范家山镇梅神村。1922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湖南领导的政治斗争。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提前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左翼宣传队第四分队长,兼任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北伐军攻取武汉后调十一军政治部工作。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任国民革命军学生兵连党代表,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后任25师74团一营三连党代表,起义军抵汕头后做地下党工作。
1927年12月初,袁国平受党的派遣到广州参加起义。16日,起义军撤往花县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通称红四师),袁国平任师党代表。整编后他和叶镛等率领队伍挺进海陆丰。
1928年1月5日红四师到达海丰城。其后,在东江特委领导下,举行党代表会,袁国平任师党委书记代理师党代表。这时,袁国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注意部队政治工作,克服自由主义、地方主义等影响官兵团结、削弱战斗力的各种问题。为加强党的领导,红四师师部成立了党代表办公厅、党委会和政治部联合办公。袁国平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做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从师部到连队,上下形成了政治思想工作系统,红四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空前提高。在海丰赤石和惠来等战役中与红二师配合作战,连打胜仗,使海陆丰根据地逐渐扩展到东江其他县。
1928年夏,袁国平回湖南,被派往湘鄂赣特委,任宣传部部长并代理特委书记。1929年秋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930年任红军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和前敌常委,兼任红八军政委和政治部主任。1933年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代理主任。参加了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胜利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治部主任、红军大学第二校政委,继任红军教导师政委。1937年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东办事处主任。同年10月,调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时年35岁。
(据湖南邵东县委党史办公室和曾昭妹原作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