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相成,知行互构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即是知”。知行互构要求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提高。理论教学要有针对性和亲和力,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要关照学生的所需所求,让理论课从“天边”回到学生的“身边”。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在同一目标的指导下有计划实施,一定要具有理论学习的前期准备和筹划,有过程的指导和落实,有后期的总结和提升。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所输出的“知”与“行”是相成、互构的关系,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巩固或者增强。总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所传授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一定是一致的,根基是相互支撑的,过程是相互融合、相互提高的。同时知行互构也要求思政课教学中师生互为主体、互为主导。
所谓互为主体,一方面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做积极的教学策略设计者、教学过程管理者和教学改革推进者。
所谓互为主导,一方面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引导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要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教师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可越俎代庖,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和实践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在知行相成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在知行互构中引导学生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想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