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随访研究揭示了什么
近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刊发一项由我国学者完成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发现,76%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持续症状;与急性期相比,在发病6个月后患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滴度下降超过一半。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这项研究的结果?部分主要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回应。急性期病情越重恢复越差
该研究由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对入选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至5月出院的1733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视,并在6月至9月完成了集中随访。部分患者还接受了耐力水平的6分钟步行试验等。
研究发现,在发病6个月后,63%的入选患者最常见的持续症状是疲劳或肌无力,另有26%的患者报告有睡眠障碍,23%的患者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住院时病情较重的患者更可能呈现肺功能下降和胸部影像学异常,这提示部分患者肺功能仍未完全恢复。
在随访时完成肺功能检查的349名患者中,住院期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有56%出现了肺弥散功能障碍。这意味着患者氧气自肺泡向血流中的扩散能力下降。而住院期间接受氧疗的患者发生肺弥散功能障碍的比例为29%,未接受氧疗的患者仅为22%。这提示,住院时病情越重的患者发病6个月后出现肺功能下降的情况更常见,这些患者在6分钟步行试验中表现也越差。
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在出院后肾脏出现了问题——住院时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13%出现了肾功能异常。
此外,研究对94名患者进行新冠相关抗体检测发现,与急性期相比,在发病6个月后患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滴度下降52.5%。中和抗体水平的明显下降,引发了研究人员对新冠病毒可能引发再次感染的担忧。
不能确定症状是否为后遗症
据悉,目前全球关于新冠肺炎患者的随访研究较少。既往发表的随访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通常为出院后3个月。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介绍,全院2400多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730多人因不同原因被排除在随访之外。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指出,该研究是面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所有出院患者,并未对患者进行挑选;随访中不仅关注肺脏及肺功能的恢复情况,还关注了其他脏器及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对患者血清抗体水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分析。
“并不能明确界定这些症状是否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因为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对此都有影响。对于目前的研究结果,除了考虑单纯的生物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曹彬指出,研究中出现的肺弥散功能障碍、肌无力等躯体功能障碍,均与患者年龄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如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出现肺弥散功能障碍的机会增加27%,发生肌无力症状的机会增加17%,患者年龄越大症状越明显、恢复越慢。同时,研究人员并未对患者确诊新冠肺炎前的既往症状进行研究,也没有与非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对照观察。
不要有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黄朝林表示,因为金银潭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重症、危重症患者较多,所以随访中运动能力没有达到预计值下限的比例较高。此外,急性期病情较重的患者,随访中的肺功能表现也越差,肺部遗留病灶相对更多,但影像学表现主要是不规则的结节影或磨玻璃影,急性期的实变影则几乎看不到。
“这提示我们,急性期病情较重的患者存在躯体或心理问题的风险更高,更应该在出院后继续得到专业医疗照护。”黄朝林指出,23%的出院患者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这一症状在急性期病情较重的患者和女性患者中较为常见,“个人认为,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所致”。
黄朝林强调,虽然随访中不少患者主诉仍存在疲劳、肌无力、失眠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随访中,基本没有发现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出现问题的患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远期恢复效果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公众对新冠肺炎不要有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曹彬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预后如何,还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期的持续监测。
对治疗和康复具有借鉴意义
该研究结果对优化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有何借鉴意义?
“不能把新冠肺炎简单看作是一种急症。急性期住院患者的治疗一定要综合考虑。”曹彬表示,研究结果提示,临床治疗时主动关注对患者其他脏器和功能的影响,将对重要脏器的保护做得更细致。进行辅助呼吸操作时采取肺保护策略,才能减少相关脏器的远期功能影响。“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激素,不能什么药都一股脑儿地上,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有效但明确有脏器损伤的药物坚决不能用。”
“作为一名出院患者,我有较深的体会。”黄朝林表示,早期恢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后气短等症状,但即使不做康复训练,这些症状也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疲劳乏力、肌力下降等其他躯体障碍也能通过功能锻炼得到缓解,后期症状同样会减轻甚至消失;心理障碍可能与疾病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是来源于外部环境影响,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等干预。但研究依然提示,在新冠肺炎治疗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尽早介入,对患者后续各项功能恢复更有意义。
抗体反应情况仍需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参与了其中部分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金银潭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时留下血清样本的患者展开,共有94人纳入其中。
“随访中,除了对血清中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进行检测,也针对N蛋白、S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蛋白)等3种蛋白的相关抗体进行了检测。”王健伟介绍,与出院时相比,患者发病6个月后中和抗体阳性率从96.2%降至58.5%,抗体滴度中位数从19降至10左右;针对3种蛋白的IgM抗体、IgA抗体血清阳性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IgG抗体血清阳性率都超过了90%,只有RBD蛋白IgG抗体血清阳性率有轻度下降。这提示IgG抗体相对比较稳定。
王健伟特别指出,该研究样本量较小,“只有扩大研究才能更全面地获得抗体反应的规律”。目前科学界对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保护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对抗体反应情况还需进一步分析。
来源:健康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