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河畔的红色村庄
海丰县城龙津河畔,有两个村庄分别叫河厝溪和后港村,此两村庄旧时称横沟约河厝溪、后港村,现属附城镇荣港村委。由于河厝溪和后港两村距离仅隔几十米,两村犹如一个大村庄,自古以来,两村群众休戚与共,亲如兄弟。
1922年7月29日,彭湃在“得趣书室”与张妈安等人成立“六人农会”后,首先在赤山约展开了创建农会的运动。10月25日,赤山约农会宣告成立。为了扩大农会势力,彭湃与他的战友们纷纷下乡发动更多的农民参加农会组织。彭湃夫人蔡素萍也投身到发动农会的运动中,蔡素萍堂姐蔡素琴嫁给后港村郑耀为妻,蔡素萍到后港村发动农运,以堂姐家为落脚点,成功组建了后港、河厝溪村农会。后港、河厝溪村农会是横沟约农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丰较早成立农会的村庄之一。
大革命时期,河厝溪、后港村与海丰县其他乡村一样,不但成立了农民协会,而且建立了农民自卫军。两村群众积极参与大革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中有多位青年农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妇女运动在蔡素琴的领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了海丰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15日,广州李济琛步蒋后尘,挥起屠刀杀向共产党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结束。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敢为人先的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河厝溪、后港村农民自卫军紧跟中国共产党,在危难时刻与党并肩战斗。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在彭湃同志的领导下,海陆丰成立了中国首个苏维埃政府。
1928年3月1日,国民党重兵围剿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及革命群众被迫撤出县城,河厝溪、后港村部分赤卫队员化整为零,隐蔽乡间,等待革命高潮的再次来临。
1937年10月,中共海陆丰支部成立,负责人蓝训材、刘腾光等同志都是海陆丰本地人,对河厝溪的余华添、余华文兄弟非常熟悉,加上河厝溪村前是大池塘,村后是龙津河,村子侧面是大密林,不但交通方便,而且利于隐藏,于是,刚刚恢复活动的党组织,很快就选定了河厝溪、后港村为活动据点之一。
1938年,在党组织的动员下,河厝溪、后港村的革命青年郑耀(党员)、余华添(党员)、余华文、余潭水、余妈双(党员)、蔡潭武等人纷纷参加革命,为宣传抗日和恢复海陆丰党组织积极工作,不怕牺牲。
1942年5月至11月,海陆丰中心县委设在后港村郑耀同志家,为了保证县委的安全和交通信息的畅通,河厝溪、后港村革命青年全力以赴,有的承担起了站岗放哨的任务,有的假装成摆渡的船工,还有的成了外围的放风人。在此期间,海陆丰许多革命前辈都曾涉足河厝溪、后港村,他们或汇报工作,或请示行动计划等。无论风险多大,河厝溪、后港村的革命群众始终与党组织战斗在一起,就是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1942年10月中旬,余华文同志在执行任务时不慎暴露了身份,遭到了国民党兵的追捕,为了掩护同志,不暴露县委所在地,他选择向大河奔跑,故意引开敌人,然后跳入滔滔大江,不幸溺水身亡。为了交通便利,余潭水同志出资购买了一艘木船,表面上为了摆渡赚钱,暗地里成了我党对外联络的重要交通站。为了交通站的安全运转,余潭水同志想尽了一切办法,他与村民一起在龙津河畔搭茅草房,日夜坚守在渡口。他还把余姓公厅清出来作为地下党员的落脚处。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晴天雨天,只要党组织需要,余潭水同志的渡船随时待命。这一时期的海陆丰地下党领导人,很少人没有坐过此一小木船的。
1943年至1944年2月,海陆丰革命在隐蔽中进行,其艰难程度堪比战场,一方面要领导民众抗日,另一方面又要提防伪军的袭击。直至1944年3月,一区民主抗日政府在莲花山下成立后,后港村的郑耀担任了参议长,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重新组建,形势开始好转。4月,日本再次侵入海陆丰,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再次成立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不过,此时不是彼时,我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实力。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人民正在祈求和平之际,蒋介石再次悍然发动了内战。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与蒋介石反动集团进行战斗到底的责任。
1948年,后港村的郑耀同志任海丰南路支部书记,他带领着河厝溪、后港村革命青年再次投身到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中,无论是前方战场,还是后方搬运,那里都留下了这两大村庄青年的身影。
解放后,除了郑耀等少数同志安排了工作,其他革命青年依然回乡务农,为新中国建设默默奉献,他们无怨无悔,甘当共和国的垫基石。
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红色文化,让年轻一代重温党的斗争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将“龙津河畔的红色村庄”呈现给世人,但愿能给后人以教育、启示,同时,以纪念为革命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资料提供:河厝溪、后港村先烈后代,文字整体:戴镜兵)
你真棒,可以再写详细点,欢迎您来河厝溪采访一下他们的后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