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1/20210318/1616010689291_1.jpg图①:护士用心护理新生儿宝宝。 杨雄春摄(人民视觉) 图②:医生为村里老人定期体检。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图③:高校学生有序接种新冠疫苗。 苏弼坤摄(人民视觉)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1/20210318/1616010696141_1.jpg
图④:中学教师参加板书比赛。 王 正摄(人民视觉) 图⑤:孩子们正在阅读安全教育读本。 刘贵雄摄(人民视觉) 图⑥:高中生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我们采访了几位全国政协委员。 ——编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委员:
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立医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防融合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服务。建议:
支持高水平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以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感染、呼吸、重症等重点专科群,培育优秀专家团队,整合科技攻关力量,做好应对新发传染病防控救治的要素储备。
完善网格化医联体布局。高水平公立医院牵头,带动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急救、门诊、疾控网络的互通共享,健全灵敏高效的传染病预防机制;统筹应急状态下医防联动、资源征调和统一指挥;建设互联网医院,扩大无接触远程诊疗,推动分级诊疗。
明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加大公立医院的硬件、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投入,强化公立医院姓“公”属性,增强防控救治的内生动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委员:
传承发展中医中药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医中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在守护国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议:
规范“病证结合”,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病证结合”是西医疾病诊断(即“病”)加中医辨证论治(即“证”)的新诊疗模式,因能增效减毒而深受欢迎。可开展临床大样本病例调查,总结疾病证候要素、常见证候的分布规律及临床特征,制定病证结合证候诊断标准规范。
加快推进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发展。院内制剂是中医特色的体现,要提升院内制剂的科技含量,研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院内制剂;要加快医院制剂审批,完善注册管理,优先批准适应症为急危重症且中医具备疗效的院内制剂。
按照中医学科特点及规律做好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应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及文化底蕴,熟读中医经典,具备中医望闻问切及理性思辨的临证技能,同时还要学习西医基础医学体系,掌握现代新科技新方法,成为兼具中医和西医扎实功底的临床医生。
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委员:
解决医卫领域“卡脖子”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建议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集中资金、人才,建立平台,开展科技攻关,建立长期机制推动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鼓励广大一线临床医生从事和参与医学科技创新,通过制度保障、奖励机制调动医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注重科研成果是否真正符合临床需求。
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包括企业、资本投入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对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要有耐心,做到久久为功,行稳致远。还要支持和鼓励国产医疗设备在临床中的使用,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高端医疗品牌,打造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池慧委员:
创新疾病预防科普方式
疾病预防科普,如同阻击战的隐蔽战场,要以信息为矛刺向因无知而滋生的恐慌情绪,以科学为盾抵御谣言制造的混乱。医学科研工作者应该精准专业地传播科学认识、解答公众疑惑。
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防疫科普方式。制作一些适合传播的小视频,采用公众更易接受、表达更加生动的方式,从医学专业角度,介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帮助大家做好居家、外出、办公期间的自我保护。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看不清敌人的艰苦战斗,需要信息先行。建议有关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的国家层面重要部署、医学研究最新进展、国际社会反应及防控策略、疫情变化要点等,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信息支撑。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委员: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十四五”期间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所在。建议坚持系统观念,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方面协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着力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和正确评价标准,逐步改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念,重点评价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等情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努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此外,还应该围绕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为契机,讲好抗击疫情这堂生动的“大思政课”,用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变革。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一小学教师扎西委员:
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提升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从强化教师培养和创新教学方式两个方面着手。目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结构失衡,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比较短缺。
建议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思路、方法等整体输出和有机融入当地教育教学实际,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需求,大力整合发达地区在教育综合改革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成果,通过研究成果孵化、培训课程共同开发及项目化等合作方式,转化为服务和支持中西部各级各类教育人才专业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助推发达地区名师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网络课堂、网络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利用网络视频直播等方式,实现名校名师的流动网络教学,让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与发达地区的学生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委员: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好老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的天职,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向善的品行。广大教师应该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建议一方面紧扣教育改革关键环节,夯实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凸显创新创造导向;另一方面突出师德第一标准,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培育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
边境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值得关注。有关部门应加大面向边境地区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支持部署师范大学和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重点帮扶边境县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教师。改善边境学校教师待遇,激励教师扎根边境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王涌天委员:
发展在线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应充分发挥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在线教育可以有效缩小地域差别,让人们平等地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确保人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红利。
为更好地发展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将中小学教育专网建设列入国家新基建项目规划,夯实部际和区域间协调机制,顶层规划、分步建设、分级投入。建成稳定、安全的教育专用网络,加强教育云服务、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高在线教育网络稳定性,确保带宽,保障教学质量;借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国家工程,精准补齐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网络短板;建立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库,集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产权保护和共享机制,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