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关系到每一个人
今天早上,和一个清洁工聊了一会儿。聊的主题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干旱的问题。清洁工说:干旱这么久了,耕田人就惨了,播种、插秧都不能。我们城市人就不怕,干旱多久都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说:那也不行啊!干旱太久,水库干涸了,我们自来水厂就无法供水,我们连洗衣做饭的水都没有。所以,不能干旱太久,太久了,我们喝水都成为问题。清洁工恍然大悟,连连说:那也是。
暮春时节,云淡风轻,天空湛蓝,的确是踏青好时节。驴友阿雄说:又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正是野外踏青的好时光,约上三五好友,再登羊牯岭。每年必来羊牯岭,与往常无异之处,是阳光明媚,春风和熙,登山者络绎不绝;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竞相怒放,被茂密的草丛簇拥着,分外鲜艳,特别格外显眼,引得行人驻足欣赏拍照。不同的是,今年的杜鹃花特别的多,大饱眼福。如今的羊牯岭已经成为一处网红打卡点,既可登山锻炼,又可观赏杜鹃花。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出来透透气,看看花儿,松松筋骨,换换脑筋,养精蓄锐,然后又要投入到一周的工作中去。
又到4月18日,周日,很多旅游携手徒步同行,参加2021年第七届磨房汕尾40千米徒步活动。因为去珠三角,没空参加驴友们的40公里徒步,于是,悄悄打开几位要好的驴友的微信,欣赏他们的徒步体会和徒步后的杰作。路过老家,与父老乡亲同饮于镇上饭店,席间听得二三事,不由得感叹:河里水已干!地里要冒烟!都说乡村风景好,可知耕作难?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在世界上名列121位,居世界第四位。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水资源贫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
建国之初,党和政府号召兴修水利,旱涝保收,老百姓热情高涨,撇家舍业,不辞劳苦,筑坝蓄水。当时机器甚少,多为人工,其中辛苦,在此难表一二,常闻祖父讲,修公平、青年、赤岭等水库之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之时,食不果腹,为缓解家中压力,祖父带年幼二姑前往工地,将食堂所打一人之饭分而食之,时活重而饭少,民工捉蟾蜍以水煮之,冒中毒之险去皮而食,如此数载,方始筑成。之后数十年,这些水库,旱放涝蓄,确保汕尾百姓旱涝保收,安居乐业。
水,是生命之本源,没有水,就没有任何生物,水的进与退,牵动着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持续干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旱区百姓对雨雪的渴求万分强烈。汕尾各级党政采取超常规服务手段,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全力投身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这场硬仗。
2019年4月19日深夜初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