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奔潮 发表于 2021-4-21 11:25:07

白字戏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1-4-21 11:26 编辑

白字戏记载着历代海陆丰乡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思维模式,它是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白字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对白字戏现状的深人的田野调查以及对白字戏的系统研究于活化石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白字戏有重要的演出,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2014年11月18日,海丰县白字戏《龙宫奇缘》在广州市蓓蕾剧院上演。2014年8月,2014年中国戏曲节在香港举行,海丰县白字戏剧团表演了白字戏《金叶菊》。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获得"白字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白字戏,作为长期来活跃在海陆丰、惠州、潮汕、福建省等地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曾有其较为繁荣、活跃的一段时期,但时至今日,由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欣赏口味的转变,白字戏面临着濒危状况:


一、白字戏是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稀有剧种,剧目共有1000多个,但现保存完整的只有104个大锣戏,47个小锣鼓戏等一小部份,大量原生态的表演形态、唱腔、剧目流落民间,现存的几个老艺人已年过古稀,他们一旦谢世,将永远地带走白字戏这一古老而极富艺术价值的戏曲艺术文化。



二、白字戏在最盛行的清末民初,曾有三十多个职业剧团流行于粤东闽南各地。目前仅存的一个专业剧团(海丰县白字戏剧团)举步维艰。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剧团为生存疲于下乡演出,连对专业演员的系统培训都没资金和时间,更谈不上研究、继承和发展,流散在民间的戏剧原生态宝贵资料自然没有人力、财力去发挖掘、整理和建档保存。


三、演艺人员待遇不高,生活艰苦,专业演员没有财政基本工资保障,现在海丰县内戏剧从艺人员每月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退休演艺人员待遇更低(2004每年7月1日开始剧团退休的艺员,领到的社会保障金只有500元),很多老艺人感叹:我们为艺术苦苦追求了几十年,到头来却只能享受社会上最低的福利待遇。这无疑打击了在职艺人的积极性。在物质文明发达、就业机会大增的今天,愿意从事到戏剧事业来的人日益减少,白字戏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村民甲 发表于 2021-4-21 21:14:15

保护和传承本土剧种《白字戏》,需要地方政府重视。

无可取代 发表于 2021-4-22 10:36:57

村民甲 发表于 2021-4-21 21:14
保护和传承本土剧种《白字戏》,需要地方政府重视。

同感。没有政府支持,仅仅依靠市场,有一些文化奇葩会消失的

劳工时评 发表于 2021-4-23 13:22:00

给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字戏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