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起义路,奔向海陆丰寻访广州起义遗迹活动圆满收官
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21-5-22 11:05 编辑5月14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党员和烈士后人代表等十余人从烈士陵园启程,循着九十多年前的广州起义足迹,奔赴海陆丰,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岁月。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党员和烈士后人代表合影
据介绍,追忆广州起义·赓续红色血脉——寻访广州起义遗迹活动首次活动在四月举行,活动寻访了广州起义爆发过程中广州市内各重要战斗地点,包括观音山战斗遗址、海员亭、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天字码头旧址。此次活动是首次活动的延续和深化,聚焦寻访广州起义失败后,从广州撤离的起义军主力在花县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师及奔向海陆丰的过程中凝固史册的红色遗迹遗存,感悟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信念和意志。
上午,一行人分别参观花城小学(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旧址)和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在花城小学,江文胜校长生动讲述了起义军撤离的故事。“12月15日,起义军主力部队1000余人向东撤离,一路经历大小10余场战斗之后,抵达花县县城,驻扎在花县县立高等第一小学和县府等地,并将临时指挥所设立于小学内。12月16日,举行了党的会议,决定将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师。17日,红四师在县立高等小学举行了简单而庄严的成立大会,后经龙门、紫金等地往当时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进发。”当年的斗争场景仿若发生在眼前,历历在目。
江文胜校长讲述起义军的故事
在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一副对联映入眼中:坚忍卓绝为吾人本色,艰苦奋斗是我辈精神。“这幅洋溢着革命精神的对联,是我爷爷阮啸仙在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成立时所题的对联。”阮啸仙之孙阮钦彤表示,“而这也是那个年代大部分共产党人坚定革命信仰的真实写照和革命意志的生动体现。作为当代共产党人,我们要传承祖辈的基因,发扬新时代奋斗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阮啸仙之孙阮钦彤介绍先辈英雄事迹
下午,一行人到达海丰县城,得到了林甦革命烈士后人、李劳工革命烈士后人和林晋亭革命烈士后人的热情接待,分别参观了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办公地点旧址、海城鲤趋埔林革命英烈故居、林甦烈士故居和彭湃烈士故居。在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站在海陆丰革命烈士英名录之前,烈士后人们感慨万千,“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尚有英名留存于世,但大部分人未曾留下名字,因此,寻找革命先烈,让先烈事迹为后人知晓,是非常有必要且意义重大的事!”在彭湃启蒙老师林晋亭故居,鲤趋埔林氏一门十一英烈的事迹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深切感慨唯有最坚定的革命信念,才能不惧生死,为革命前赴后继,用生命书写出一曲瑰丽的革命壮歌;在林甦烈士故居,在林甦之孙林坚的讲述中,林氏一门三烈士的故事更是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他们的精神值得当代所有共产党人铭记和学习。
烈士后人参加活动
5月15日,一行人前往汕尾市海丰县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墓前,烈士代表深深鞠躬,虔诚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敬仰。
参与活动的革命前辈后人饶潮生先生表示,寻访广州起义遗迹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同时也能加深广州和粤东的红色文化交流融合,加强两地革命烈士后人的联系,发掘两地革命运动的内在联系。此类活动应持续开展,这对进一步发扬传承先烈精神,发掘广东红色历史具有较大的意义。
来源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