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桥烟雨 发表于 2021-6-26 19:44:51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种能力

哲学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

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很多人不喜欢独处,他们在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寂寞难耐,茫然失措。

独处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能享受独处的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豁达的心胸,高远的人生境界。

独处,是奢侈的朴素

法国有一位旅行家,叫西尔·万泰松。

2010年,他在西伯利亚森林的小木屋里独居了六个月。

小木屋离最近的村庄至少120公里,在那里他没有邻居。

他自己钓鱼,自己煮粥,自己锯木和砍柴,吃住虽然朴素,体验却是奢侈的。

冬天,每当下雪,他的小木屋就完全与世隔绝了。

每天来问候他的只有山雀。

但他不寂寞,他说:感觉天堂不在别处,就在这一切的和弦之中。

这种看似远离尘嚣的独处,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是孤独的,会失去很多乐趣。

但在如今的时代,生活被安排得像时钟的指针一样精确,独处才是我们的私人王国。

真正的奢侈,是手里掌握了关闭喧嚣世界的开关。

独处不一定是在房间里,也可以出门散步,在家附近,在公园里,在山路上。

看猫狗嬉戏,看花开花落;与风景、音乐、美食、空气相处,来一场和大自然的私会。

只要自己陪同自己,在专属自己的时光里,悠然自得。

这样的体验,朴素至极,奢侈至极。

越强大的人,越渴望独处

有位喜剧大师,在荧幕里嬉笑怒骂,在舞台上搞怪耍宝,把观众逗得开怀大笑。

但这位大师在生活中却一点也不搞笑,他私下沉默寡言,不喜社交,这个人就是周星驰。

周星驰从小就喜欢自个儿待着,他妈上街前会问儿子要不要一起去,周星驰多半摇头,然后站在窗边看两个小时的街景。

导演刘镇伟回忆,拍《大话西游》时,周星驰想找他聊戏,但没有直接找他,而是偷偷地在他的酒店房间门下塞纸条。

不喜社交,谁能想到他会成为“喜剧之王”?

正因独处,他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哪怕被诋毁、攻击,他概不回应。

心无旁骛地当好一名演员,拍好一部电影,做好一个导演。

不社交,心里的话不见得少;不爱多说话,把思考都留在脑子里。

越强大的人越渴望独处,越喜欢独处的人,也往往会变得越强大。

把一群人的狂欢关在门外,两耳不闻窗外事,沉下心去提升自己的修养,增进学识、反思不足、陶冶情操。

歌德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独处,是一种静美,也是一种修炼,更是自我最好的增值期。

独处,亦清欢

独处有个极大的好处。

你无需对付一些无用的人际关系,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全身心的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来。

这其中的乐趣,旁人怎会知道呢。

李白最懂独处的妙处,独自一人在花间月下,无人同饮,便邀月邀影对酌,别有一番乐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陶渊明辞离官场,归隐田园,不乱于心,不困于情,独享一份好光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张岱喜爱赏雪,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独处中,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回归精神的安宁,找回生命本真的快乐。

纵使孤身一人,却更自由、更轻松、更快乐,迸发出快意的人生。

无论现实怎样不堪,也可在自己的世界倾听生活的诗意,体知更广的远方,静享一个人的清欢。

很喜欢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越是喧闹,越是孤独;越是寂寞,越是丰富。

许多人终其一生,未曾与自己的灵魂有过一场促膝长谈,内心的宁静渐行渐远。

唯有把自己安顿好,心灵才能回归安宁;认识自我,生活才会返璞归真。

所以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我想,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