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与旅游齐飞 —— 市首批农村文化礼堂军船头村侧记
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荣获市首批农村文化礼堂称号。近日,记者来到该村,但见新修村道宽敞畅通,村头274亩的荷花藕产业园里的莲荷花依次盛开,一些游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村里的文化遗存如古戏台、和顺馆、大寨门、石碑等都整饬一新。 军船头村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先民渐次在此结庐安居。当年,田墘、捷胜、遮浪一带人民往返汕尾,大多没有选择翻山越岭,而是坐船走水路。人们从军船头村附近的潜尾下船,直达品清湖,由于近船的原因人们呼该村为“近船头”。久而久之,因海丰方言中“军”“近”谐音,便讹为军船头。 军船头是个杂姓村,村里的谢姓最早迁入,郑姓由建茶迁入,黄姓在元末由福建莆田迁至海城寨仔埔、再迁陶河大屿,清初才迁入该村。军船头村萌宠乐园引进羊驼、马匹等动物,供孩子们参观。 清点文化遗存 军船头对自己的文化遗存作了一番清点和保护。 军船头村的麒麟舞狮早很出名,它属于海陆丰麒麟舞狮的组成部分,主要活动于春节期间和喜庆节日,迄今为止还保留传统的表演方式,通常以农村的晒场、空地为表演场所,由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动麒麟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的伴奏下,开始舞动麒麟,先朝天拜三下,接着绕圆场和朝场地四个角落觅食,此时唢呐吹奏的狮诗《吃四门》,然后在场地中间舞弄,表演出打滚、舐脚、洗须、咬骚等风趣动作及喜怒哀乐的情绪。麒麟舞后为武打表演,这是海丰麒麟舞的传统精华,先后表演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对铁尺、辗藤牌(一人拿虎叉,一人左手执藤牌护身、右手持刀。其打法是以叉戳盾,以盾抵叉,并拿刀就地翻滚,作砍马足状),最后集体搬棍对打,随着吹打乐节奏的加剧形成表演的高潮(舞蹈化的武术表演),以上表演项目每个班子不一定样样都有,但起码要有五项,故叫“搬五彩”。每次表演以班里师傅再次舞起麒麟头鸣炮参拜结束。 该村的古戏台历史悠久,以前每逢春节等盛大节日 ,村里必上演白字戏,吸引四乡六里来此看戏。该村还有正月二十扔花生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向新嫁娘身上扔花生,寓意“会生”。 为丰富文化遗存的内容延伸,该村近期还投建了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设有农家书屋和妇女之家、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面积都在20平方米以上,群众体育活动场所达400 平方米。 打造文旅景观 军船头村系城区东线“生态农旅”景观示范带重要支点。近年来,该村致力打造集休闲娱乐、农业旅游、产业扶贫、科教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投资400万元,整合撂荒土地274亩建设荷花莲藕产业园,同时引入汕尾市农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经营打造。产业园利用与市区距离近的地理优势,除打造荷花观赏基地、吸引游客外,还打造水上乐园、萌宠乐园(引进驼鸟、马、羊驼、羊等动物供孩子参观)、蔬菜采摘园等亲子项目,吸引家长和孩子在节假日来此消费。该项目还将综合解决军船头村洪涝防治、生态修复、农田综合整治与利用、环境提升等问题结合在一起。 同时,该村投资300万元,开发“一村一品”和特色产品农贸市场,让游客在得到文化享受之余,还能买到优质的农产品、满载而归。该村还投资1900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示范带提升工程。其中村道一侧形象提升、荷花生态园绿化及铺装、排水渠改造正在建设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村道升级改造、机电排涝站项目已完成招投标,近期准备开工。 接下来,军船头村将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较好地维护和巩固美丽乡村成效,致力于发展都市型现代精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从而带动打造捷胜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记者 沈绿洋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