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特区带老区”从提倡到行动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成立。从“三方共管”到“两方合作”,再到深圳“全面主导”,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的不断演变和调整,充分体现了深汕合作区在制度建设道路上不断创新和突破的勇气和决心,深汕人趟出了一条飞地模式的崭新道路。更体现出老区人民的博大胸怀,一下子就让给深圳特区四个镇,有谁能够做到这样呢?只有老区人民。
深汕合作区在飞地经济发展实践中,将产与城并重、产与城融合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遵循“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助推工业化”的飞地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将鹅埠片区定位为先进制造集聚区,率先引进了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产业。
目前,深汕合作区“一中心四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已初步呈现多点开花格局,以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深汕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96个(88个来自深圳),其中已投产项目30个,已动工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超过53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985亿元、预计年税收约70.3亿元。
当前,深汕合作区正积极配合深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做好深圳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稳链工作,聚焦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技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深汕特色的产业体系,为尽快打造成为东深圳硬体创新中心增添强大动力,为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营造新阵地。
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将特区设在老区人民家门口,就是“特区带老区”、先富帮后富的伟大实践;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也是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的伟大实践。加快深汕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体制机制调整以来,作为“飞地”,深汕合作区面临的目标任务前所未有,能力考验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是前所未有。作为飞地经济的探路人、协调发展的开拓者,深汕合作区将稳定持久地带动汕尾及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也将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深汕力量。
特区带老区,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