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1-9-26 08:46 编辑“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是老一辈汕尾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八节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八大节日,它们不但象征着一年四季时序的变化,更是海陆丰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的一次集中呈现。有很多古俗,就是因保留在八节之中而留传至今。
“河洛人”是汕尾人的另一称谓,指明汕尾人的祖先大多是徙自晋豫的中原遗族。但因海丰话难学,而方言中“河洛”和“学佬”音近,故“河洛话”常被讹传为“学佬话”,“河洛人”也被讹称为“学佬人”。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士族纷纷南迁。在如今的汕尾,我们还能从人们的生活中找到许多魏晋时期的遗存。仔细研究海丰语就能发现,它至今保留古汉语无轻唇音和舌上音的发声特点以及魏晋时的全套人称称谓:父亲为“大人”、公公为“大官”、婆婆为“大家”、媳妇为“新妇”、儿女为“奴”等,再如“入门看人意,出门看阀字”,“门风相对,阀阅相当”的汕尾俗语,则又是魏晋士族门阀的流风余韵。
而这些魏晋的遗韵同样体现在过年的节俗方面。汕尾民俗正月初一以五种斋菜祭祖,藏起扫帚不扫地,正月初七吃“七样羹”等,与南北朝时期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所载风俗如出一辙。
魏晋之后,又经过唐宋动乱时期中原士族的南迁,作为南迁中原士族中走得最远的一支,有“河洛”之称的汕尾人,对自己祖先和源头的文化确乎一往情深。这种现象,正符合文化离开源头愈远则对源头文化愈加珍爱和保留愈完整的规律。
因为来到“蛮荒”之地的中原人,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强化自己的习俗,凸显自己的特性,才能在土著及其他外来文化的包围中,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同化和融合其他文化,从而使本属蛮夷之地的汕尾,变成“其流风遗韵,衣冠气习,熏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中州”的“海滨邹鲁”。因此,这些热闹质朴的古俗,不仅是一场民间艺术的视觉盛宴,更是汕尾人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坚守。
赞!
油捞仔(双头尖),在梅陇丶联安比较时兴。
页:
[1]